寫在他的故事開始之前……
是偶然。
兩年多前,農歷新年,上臉書看到網絡訂購海鮮專頁《漁民/Dish The Fish》,正好聽到阿媽叨念海鮮天價而且難求,心血來潮訂購,那是我第一次知道他。送貨上門,價錢不高而且根據媽媽形容,老板很年輕,態度非常親切,還頻頻問需不需要幫忙處理。
那時還在辦雜志,很忙。傳簡訊道謝之后,覺得他提供的服務在當時來說很新鮮,于是交代飲食版記者跟進采訪,但因他當時還在思考生意模式,最后報道的篇幅其實很小。
一年之后又到農歷年,團圓飯火鍋想吃些特別一點的食材,才找上了他,而他竟然還記得我。
只光顧一次且從未見過面的顧客,365天之后還記得,我覺得這是今時今日該有的服務態度 。
籌備《21g》時,最想做的,是講故事。講一些努力生活的人的故事。
他,是我第一個想到的人。
“你可以一頭栽進來做,但是現在的大環境,不可以太理想化。很多年輕人不懂他們跳入的是大海!”
在新加坡這樣一個急功近利的城市,我還沒有聽過有人做他做的事。當然,有的話,勞煩你告訴我。
這是一個年輕人跳入大海力爭上游的故事。
33歲的陳俊子,OK…我習慣叫他Jeffrey,在Tiong Bahru地鐵站附近的Beo Crescent濕巴剎經營兩個海鮮攤位,一攤賣冰凍海鮮,另一攤賣生鮮海產。
“開始做的時候,幾個月根本沒有賣到什么東西,哇,很辛苦。”他苦笑。
我去過幾次,觀察到巴剎的顧客流量一般,確實不算特別熱鬧。
“我用這個攤位當作平臺, 因為租金便宜,加水電費100塊一攤,拿來試試看咯。”
干嘛不干脆只經營網絡店就好了,他的生意原本就是從臉書開始的。
“那是我本來想的方向,但在網上賣的都是批發商,我拿的貨哪里可能比他們便宜,在網上賣東西,大部分的人都是要看價錢。他們不懂你賣的三文魚跟別人的有什么不同,噢!這個比較便宜啊,就買這個咯。但是我堅定的意念就是一定要讓大家知道在吃什么。”
傳統行業需要年輕的創意,傳承再創造。
“在這里整個行業里,只有5%是年輕人,很少。那些朋友是通過我大學念SMU時認識的,都是父親的生意,很多是批發商,有些是因為父親過世,有些是自愿接手,他們也在想辦法改變這個市場。”
大學畢業生當魚販,我笑說業界的老前輩們一定覺得他可疑。
“他們看到我覺得很奇怪,最近遇到一個,他說小弟來做什么?這樣年輕來找這些東西。剛開始他們都很懷疑,直到和我交談。這個行業有很多專用詞匯,只有做過才知道,談了之后他們就知道,我不是新手,哈。不過這個業界很小。很難進來。 你要跟他們這些做了30、40年的人競爭是不可能的,要找新的市場 。”
賣魚,身邊的人肯定有意見吧?
“起初每個人都不贊成,哈哈。有些人覺得理所當然,因為他們知道我是漁業家族長大的,但是他們覺得為什么我要讀完大學才來做。我反而覺得就是讀了大學,我才有經驗、想法和人脈來開創事業。”
這個行業太辛苦,很多人盡管是家族生意也不想做。
“其實我20年來很討厭賣魚,每天太早起來了,要出很多力,又不夠睡。以前我的父親是做批發的,在裕廊魚市場有間店,我6歲時他就過世了。我們一家有5兄弟,我、我的雙胞胎哥哥,二哥大我13歲,大哥大我15歲,大姐大我17歲。大哥跟母親3年前過世。父親以前的店后來給uncle做咯。我二哥那時沒有真正學這門生意,想學的時候已經太晚了,他就自己找一個攤位。我12歲開始幫他,那時太小,不敢拿刀,到了15歲開始學處理魚,哈哈。要一點時間,以前時常切到手,要慢慢學。”
在魚市場的成長記憶,始終在他腦海里揮之不去。
“以前魚市場沒有欄桿的,可以坐在那邊聽海的聲音,漁船一到,就會喊你叫你走,船就靠岸下貨咯,3、4歲的時候,我跟雙胞胎哥哥常常坐在那邊,那時開始對海有一種很深的感情。”
大學念Business IT,畢業之后4年內做過4份工作,他說那時一直沒找到方向。
“覺得沒有什么意義。現在我能把好的海產介紹給人,而且人家知道怎么處理,我就覺得很有滿足感。”
改變人生方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當你決定走的這條路,不是一般人認可的。
必定,有一個契機。
“兩年前我在一家旅游投資公司工作,每個月都要飛去上海、香港,那時在公司什么都要做。我問自己:到底這樣做是為了誰?雖然是為了薪水啦,但我做這些東西,人家會感受到嗎?有沒有影響到別人的生活?
這是我一直在想的問題。
我老婆說:‘誒,你已經問你自己很久了咧。’
我想了想覺得不然計劃一下咯,也不要太冒險,出來創業的話一點生意都沒有就完蛋了。所以我們開始在臉書上接訂單,其實我一點資金也沒用到,就是過年接生意還有靠自己的人脈,慢慢累積資金,才開了這個攤位,用了大概5000新幣。冰箱、桌子都不用錢的,我的表哥也是做這行嘛,冰箱放在那邊4、5年沒有用,我就撿來用咯。我哥哥的隔壁攤移走了,有多余桌子,我就拿來用,我只是加了塊玻璃而已。
“At the end of the day, no point being selfish. 如果把利益放在最重要位置,就會失去比較美好的東西。”
我很喜歡新加坡的濕巴剎。
直到現在還會記得小時候拿著媽媽寫的單子奉命去巴剎買東西,一路上緊緊捏住那張紙,邊走邊念念有詞,“Auntie,3毛錢豆芽”、 “Uncle,五花肉,兩塊錢攪成肉碎……”,走到攤位前,戰戰兢兢好不容易才吐出那幾句話。我記得,賣豆芽的auntie樣子比較兇,賣肉uncle笑笑友善一點兒,最前排有一攤uncle賣的魚比較貴。
我很喜歡濕巴剎的味道,腥味鮮味人味混雜成生活氣息,人來人往討價還價賣菜送蔥與人直接溝通的體驗,讓我有種扎扎實實存在著的感覺。
現在還有人會討價還價嗎?我笑著問他。
“一定會的,安娣們不會放過你的,年輕人也一樣。哈。一毛兩毛都要減,你要懂怎么應付。有時賺多一點有時賺少一點咯。 ”
逛巴剎的媽媽們都喜歡光顧相熟的攤位,我想他剛開始做生意時一定不容易。
“需要一點時間。我剛來的時候,安娣們都覺得我很奇怪,為什么有魚攤不讓人家摸那些魚,還堅持賣冰凍海產,大家還是比較習慣買新鮮的魚。我就try咯,每個星期四在我的冰凍攤拿一個小箱賣,10條20條,過了一兩個月建立關系,我就把顧客帶去新攤位,告訴她們之后我每個星期二、三和六都會賣新鮮魚,我用了至少6個月來建立這些顧客基礎 。”
一般人都認為海鮮的是新鮮的比較好。
“你要知道海鮮是在幾時被冰凍的,冰凍就是要把細菌降到最低,東西才不會腐爛。溫度一高,細菌就有滋長的環境。如果你拿很新鮮的魚去冰凍,就很新鮮。很多商家要薄利多銷,賣不完,就去冰凍,所以很多人會覺得冰凍的東西不好。”
這些知識,去超市買海鮮的話,才不會有人跟你分享。
“這就是我想保存的濕巴剎文化。 我有時覺得有點沮喪,人家會因為價錢跑去跟別人買,我會想說我這樣做究竟對不對?不過我有一群很好的顧客一直鼓勵我,她們不介意我介紹新的東西給她們。什么魚賣得最好?給小孩子吃的咯。午魚、鱈魚、三文魚最普遍的,我想把這些海產轉成別的。真的有很多其他海產很好吃。很多人沒有吃過,慢慢介紹咯。
我也會跟剛認識的批發商說有什么稀奇古怪的魚就介紹給我, 我會去學怎么處理、怎么煮。這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我每天都在學。我就是這樣一直鼓勵自己再堅持下去。因為很好玩嘛。”
要大家改變既定觀念,嘗試新的東西,是困難的。
“我的攤位賣100種東西,其中有一兩種不一樣就好了。顧客來,我介紹100次,她買一次就夠了。教育就是需要一點時間,介紹給對的人,不能灰心的,要一直試一直試。有時遇到這些波折有點累,但一看到有新顧客買沒有吃過的魚過后還說很好吃下次可以買,就覺得開心。”
他每星期都會跟供應商訂購一些有趣而罕見的魚,價格沒有想象中的貴。他說就是想人家try咯,我每次看了都想買來試煮。
是的,我也加入了他的whatsapp群組。他在3個月前開設這個群組,早上拍照上傳,介紹海鮮產地甚至附加食譜,顧客可以立即訂購,80元以上有送貨服務,再不然你訂了然后去攤位取貨也行。新一代新作風,非常符合這個時代精神——速戰速決。
方法是奏效的,我見識過他上傳照片之后,海產立即被搶光的盛況。
“人要與時代變化,不能停留在以前的做法。你看巴剎愈來愈少人,有關當局也沒有提供一些幫助或者想怎樣推廣。很希望我做第一個人,然后可以有多一點人出來,雖然辛苦,但其實是可以把整個行業變得沒這么累的。你看小販都習慣早起早賣東西,現在的人哪里有時間早出門買東西?所以我很希望周日可以有更多夜間巴剎,不只1個、10個、100個,整個新加坡都可以變成這樣。”
魚販的一天,是怎么過的,我很好奇。
“如果生鮮魚攤有開,我半夜12點要起床,12點半離開家找二哥,1點的時候跟他一起出發去魚市場搶魚,然后去二哥的店分魚。6點來到我的攤位,大概7點半到9點半之間會比較多顧客, 12點幾乎沒什么人了。送貨訂單多的話就找人家送咯,有時候一兩個就自己來,弄到來大概4、5點,一天大概工作18小時。回家有心情就煮飯咯,我喜歡煮嘛。”
他笑說就算是休息日也總在忙一些古里古怪的東西。
“給你看我的task list!沒開檔也還有一大堆瑣碎的事情要handle,得找批發商談,找新的貨品、找食譜拍video,要不然怎么介紹給人?網頁也是我設計的,還得印制衣服、設計cooler bag、塑膠袋。去年新年我有做紅包,今年也會印日歷……感覺好像一個人在做10個人的事情,有些時候真的覺得很累。”
孤軍奮戰,我很能感同身受這種身心俱疲。
從沒有一刻覺得做不下去嗎?
“其實會啦,哈哈。但就是因為一些小小的鼓勵……像我幾個星期前出國,顧客會說:‘哇,你回來了!’ 有時我知道那個安娣一個月沒有來,看到她走過,會問候她:‘誒,你沒有來,生病啊? ’有新的醬料,就送她們一罐咯,有時她們出國會買東西給我,好像變成朋友。這就是我要建立的關系,是很寶貴很難得的。我如果要賺很多,很多東西,根本不會想做的。”
他很早已為《漁民》訂下遠大的目標,希望未來有屬于自己的食譜生產線、烹飪學校、餐館、生態旅游漁場。
人類確實非常渺小,但理想可以無限。
怎么實現?
Only hard work!他笑著回答。
做咯。
是吧。
夢想之路,無捷徑。
Published: 12/12/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