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ia’s Got Talent》新世代進化論

文 | 黃敏瑋|攝影|Asia's Got Talent

選秀節目層出不窮。這幾年,視覺頻頻被疲勞轟炸。坦白說,早已沒熱衷追看。

《Asia’s Got Talent》時隔兩年回歸。

第一季,沒有每一集追看,不過根據當時現場觀摩錄影的經驗,達人們的表演,幾乎不是唱歌就是舞蹈,基本上,就是你我認知中自然而然歸納為“才藝”的表演。跟我印像中百花齊放、表演項目甚至有些稀奇古怪的西方《Got Talent》列節目,有些差距。

這一季的新加坡海選,我曾到場探班。但吸引近500名參賽者的試鏡活動,在後台兩間小房間神秘進行,不對外開放。不見禮堂內任何參賽者現場練習,大家靜悄悄排排坐,呃,其實像觀眾多於參賽者。當真無從知曉節目有何看頭,應該期待些什麼……

 

節目開播,比想像中更具娛樂性。

或許是因為《Got Talent》系列節目的固定模式吧,節目基本上很難出錯。但預設框框內能玩出的新花樣也相對不多,最直接的,大概就是為評審團注入新血吧?

Jay Park新加盟,接棒中西方偶像團體代表人物Melanie C和吳建豪,偶爾下場配合參賽者玩玩,其實也挺不錯的。但我還是喜歡繼續坐鎮的David Foster。儘管講評風格不變,依舊是那個大家熟悉的毒舌幽默的Dreamcrusher,但今時今日的選秀節目還是需要這樣的存在的。畢竟,不怎樣的表演太浪費時間+折磨觀眾眼鏡,是需要那聲殘酷一叮的。配合繼續扮美當白臉Anggun,大家各盡其職,一唱一和講評投票按鈴,默契不俗。

各國參賽者呈現的才藝,從來是make it or break it 的最重要元素。開播至今,菲律賓阿嬤玩嘻哈饒舌,泰國小妹耍空中雜技……這個舞台,繼續看似充滿無限可能。當然,也有無趣/橫看豎看都無法符合“才藝”標準的失敗案例。沒被製作團隊剪輯掉,當然是為了博君一笑。

目前為止,最讓人嘆為觀止的,是來自吉爾吉斯斯坦的ADEM Dance Crew。軟骨功結合舞蹈,讓人邊看便驚呼:Ouch!

好奇心驅使下,開始搜索這組人馬的資料。原來首個讓評審按下黃金按鈕直接晉級半決賽的團體,是去年《Czech-Slovakia’s Got Talent》總決賽參賽團體之一。呃,他們該不會想將各地《Got Talent》舞台一一挑戰吧?

 

3屆世界冠軍榮銜不是蓋的。花式跳繩,原來可以這麼精彩。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香港火箭特技跳繩隊的純熟表演,背後埋藏8年苦練,每日只睡3、4小時的艱辛。

 

無法不愛來自日本的達人們。舞台上展現日式創意與幽默,每一集都讓人捧腹大笑。

 

 

 

印尼魔術師Riana臉臭臭一言不發,怪異幻術,是迄今節目中最讓人毛骨悚然的表演。

 

同場加映:小紅點之光

選秀比賽,見到與自己相同國籍的“自家人”過關斬將,往往會莫名激起國人的自豪感。

無獨有偶,這一季的《Asia’s Got Talent》成功站穩腳步的新加坡參賽者——女高音Lauren Yeo(14歲)、Prasheela Ramesh(14歲)以及姐妹花Ariane(12歲)Anne-Sophie Cazaubon(10歲),皆以歌喉取勝。

 

Ariane和Anne-Sophie,尤其引人注目。一首選自《拉克美》(Lakmé)的《花之二重奏》(Flower Duet),獲得David Foster好評。

早在你我連兒歌都可能還學不會的年紀,兩姐妹拜師學藝唱歌劇,至今已8年了。很好奇,當初究竟是什麼讓她們決定投入性質一點也不“小孩”的歌劇,而且還堅持了這麼多年。

“歌劇,就像一個個故事,只不過是用唱的。一直以來,我們覺得用這樣的方式說故事最動聽。”姐姐Ariane說。

這些年,參加大大小小的比賽和舞台劇,一步一腳印累積了寶貴實戰經驗。父親是法國人,兩姐妹目前就讀本地的法國國際學校,Ariane只將歌唱視為興趣,以課業為重,妹妹Anne-Sophie則恰恰相反,希望未來能成為專業歌劇演員,“我長大以後,歡迎你來看表演!”

一旁的媽媽卻坦言:“唱歌劇的夢想,她從來沒改變過。但作為新加坡人,這條路會走得相當艱難。每次這麼告誡她,她總是憤憤不平地問:’媽媽,你這是在阻攔我嗎?’我不是在阻攔她,但她必須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

 

幕後運籌帷幄!傳統電視數碼時代求存!

數碼時代,觀眾選擇太多。加上選秀節目近年已氾濫成災,要繼續吸引觀眾目光,絕非簡單任務。負責籌辦這次《Asia’s Got Talent》的索尼亞洲影視電視網節目高級副總裁兼內容與行銷主管林麗慧(Virginia Lim),自有一套見解。

要在亞洲區找有才藝的人,會很困難嗎?觀看英美選秀節目,總覺得talent pool很大,各式各樣稀奇古怪的表演很多。相對來說,亞洲的情況,會不會很不同?

很多人會有這樣的想法,但是我本身的看法又有一點點不一樣。

我認為,在亞洲存在著地理位置上的限制,亞洲由多個國家組成,有時是需要一個平台的,但尤其在東南亞,展現才藝的平台並沒有外國的成熟。英美地區這些年打造了非常成功的節目和平台,他們把節目達人的推動和宣傳掌控得很好,而具備才藝的人都知道去哪裡展現自己的才華。這是目前在我們亞洲比較缺乏的,也是我們公司支持籌辦《Asia’s Got Talent》的原因。我們提供平台,讓亞洲有才華的人能夠展現才藝。再有才華的人,都需要較正式的管道…… 這,才是亞洲地區目前存在的問題。我倒不會覺得問題出在亞洲缺乏有才華的人,而是少了一個很好的展現平台。

選秀節目的熱潮已經持續蠻長一段時間,究竟要怎麼做,才能繼續吸引觀眾的目光?

有些選秀節目可能做太久、太多了,對觀眾來說,是視覺上的一種疲勞轟炸。我個人認為,一個選秀節目,不能只呈現一種才藝。當節目呈現多項才藝的時候,就能在本質上保持一點新鮮感,就像《Asia’s Got Talent》,參賽者夠展現任何一種才華,無論是唱歌、跳舞,甚至是魔術。只要是他們有熱忱的東西,就可以在這個平台上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舞台,因為他們是不受限的。畢竟,我們要發掘的,是一個有才華的人,而不是一名歌手、演員、主持人、魔術師。

數碼時代,觀眾觀看節目的習慣也不一樣,就連免費電視頻道也漸漸較少觀眾留守電視前。有線電視也有自身的挑戰,你們如何應對?

我們處在一個很關鍵的時代,有老一輩的人在看電視,也有一批年輕觀眾,而他們都已經走向數碼平台了。我們清楚意識到觀眾在改變,他們的觀影習慣也在轉變。儘管觀眾群始終存在,但大家已開始通過不同的非電視平台觀看節目,而我們已不能奢望觀眾像從前一樣留守電視前,根據電視頻道的播映時間走。

我們必須走向觀眾,所以我們推出了隨選內容,同時也嘗試製作一些適合數碼平台的內容。例如,錄製這次的《Asia’s Got Talent》的同時,我們也派出數碼導播隨行,專門錄製與節目內容截然不同的短片。我們會錄製一些幕後花絮。每個參賽者都有自己的故事,為什麼會喜歡唱歌?為什麼會喜歡變魔術?

傳統電視的挑戰,在於你只有一小時的節目時間,能做的,也只有這麼多。但網絡平台的最大優勢,卻在於帶寬和時長並不受限,你可以根據內容的屬性,打造並上載很多不同時長的短片。

傳統電視正面臨轉型的挑戰,我們也不斷嘗試製作更多數碼內容,滿足觀眾需求。而身處付費電視行業的好處是:我能夠巧妙融合傳統電視和數碼內容,將1小時的電視節目呈現給我們的核心觀眾,但與此同時,我也能提供數碼內容,透過數碼平台擴大觀眾群。

 

《Asia’s Got Talent》每逢星期四,晚上7時30分,透過AXN播映。

 

Published: 01/11/2017

Comments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