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Downton Abbey》,此刻正好。
毕竟,已确定将在2018年开拍电影。故事,还要继续说下去。
曾是不被看好年代剧,却出乎意料从英国红到海外,甚至成为了艾美奖史上获得最多项提名的最强英国剧。
剧集大热,台前幕后人的人生就此颠覆。
访谈时间,前后不超过9分钟。
但,足以让我喜欢Jim Carter。
与他饰演的人见人爱风靡一时的正直管家无关,戏外的他率真幽默,轻松赢得好感。
街上遇到人,动不动找他拍Selfie,呃……不喜欢也不了解干嘛要拍,注重隐私的他其实不想被打扰。
《Downton Abbey》红遍世界,令他的人生起了很大变化吧?“没有。一些物质方面的好事确实降临在我身上,但我没有因此改变。我从不用演员身份来自我定义。我究竟是谁、过着怎样生活,才是我用来定义自己的方式。”
在距离现在很遥远的大学时代,他曾毅然辍学当演员。这辈子就只打一份工,近50年都在名利圈中打滚,很多事情怎会看不透。
《Downton Abbey》的拍摄横跨6年,最美好的回忆是……
没某个特别的回忆,只是过程很有趣,因为感觉上像身处两个不同的场景,Crawley 府上楼上楼下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楼上的拍摄场地是在Highclere Castle,拍摄的时候感觉比较严肃正式,楼下则是Ealing Studios的场景,气氛比较吵闹、俏皮,充满活力。其实,还挺像在拍两部不同的电视剧,楼下的我,是一众仆人的领导者,楼上的我,其实没什么事情做,哈。
听起来也许有点老套,可是我很享受整个拍摄,虽然辛苦,但总是充满乐趣。
还记得拍摄的第一天,究竟是怎样的情景吗?
我对于《Downton Abbey》的第一个回忆,其实是和历史顾问Alastair Bruce的第一次会面,他给予了礼仪方面的指导。作为这方面的专家,他说,虽然我们饰演的是仆人,但我们尽力做好份内工作,也为此感到骄傲,面对雇主时,不需要刻意避免眼神接触或向他们鞠躬。其实,我们可以把他们视为剧场的演员,而我们这些仆人则是舞台监督,负责把他们的生活大小事打理得妥妥当当。这样的想法,对于角色的理解和诠释很有帮助。至于你说的拍摄第一天……哈,我现在已经毫无印象了。
电影版将在2018年开拍。电视剧的结尾对于诸多角色来说,是幸福美满的,除了患病不能继续当管家的Mr Carson 。在电影当中,你希望看到的是……
拍电影,确实很难吧。电视剧,至少还有11个小时诉说20个人物的故事,但拍电影,你好像只能出一两个可以满足普罗大众的故事,简直是不可能的任务,哈。
我还蛮期待看到退休后的Mr Carson再度回到Crawley家,再次当起管家,也希望看到他和Mrs Hughes有一段幸福美满的婚姻……但听起来不怎么具戏剧性,对吗?
《Downton Abbey》红遍世界各地,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我认为,部分原因是演员众多,有很多个性、机遇大不同的角色让观众去发掘、喜欢。有些人喜欢Lady Mary,有些人则喜欢我饰演的Mr Carson。Mr Carson最终会和Mrs Hughes在一起吗?Lady Edith会找到最终的幸福吗?观众想看到剧中人物在爱情中找到自己的归宿。这部剧,有浪漫情怀,没有任何嘲弄反讽,没有枪战,更没有汽车追逐戏。而剧中人物说的对白,还是完整的句子呢,哈。
不同国家的观众,对于剧集和人物的看法,是否有所不同?
在英国,观众比较保守,就算在街上遇见我,不会直接上前。所以,我第一次真正意识到剧集的成功,是在第二季播出后到曼哈顿宣传的时候,当时每走200米都会被认出。2015年在纽西兰的时候最夸张,我穿着短裤,一身海滩装扮,也会被叫住,一共30次!
你不太喜欢吧?
坦白说,我不喜欢。
哈,那看到你穿短裤在沙滩玩的时候,就不应该打扰你咯。
我讨厌拍selfie。实在受不了,如果拍不好,还得另外再拍50张。其实,我不太明白为什么要拍照。你已经看到我,也和我打招呼了啊。我不懂。其实我平时也不太爱拍任何人或东西的照片,真的不明白为什么大家看到什么都得拍:哇,你看,这是一道门!赶紧拍照!
没办法避免这些事情吧,毕竟你是世界闻名的管家Mr Carson。
哈,《Downton Abbey》确实是我拍戏以来回响最大的作品。就算是对于赢过两次奥斯卡奖的Maggie Smith而言,亦是如此。
这部剧大成功,怎样改变你的人生?
没有。一些物质方面的好事确实降临在我身上,但我没有因此改变。我从不用演员身份来自我定义。我究竟是谁、过着怎样生活,才是我用来定义自己的方式。《Downton Abbey》之后,我的知名度确实提高了,可以到世界各地工作。这一切很美好,但我还是原来的那个我。
大受欢迎的管家Mr Carson 和现实生活中的你,有什么共同点?喜欢他的哪些性格特质?最受不了的又是什么?
有点好笑,但我喜欢他的古板,比起期许未来,他好像更喜欢回望过去。他为人正直,对错分明。他不是一个适合活在现代的人,电话对他而言太复杂,他搞不定。
但现实生活中的我,其实跟他没有太大的共同点。我不是一个太拘谨或是拘泥于礼节的人……虽然我还是觉得待人应有的礼貌和尊重很重要。我很注重生活中的隐私,希望安静地过日子。他是个遵守特定作息方式的人,某个时间换衣,某个时间吃饭,但我无法忍受固定的作息和生活。所以参演《Downton Abbey》对我而言其实是一件感觉很奇怪的事,有固定工作固然很好,但天啊,太规范的工作时间也让我抓狂!
说到管家,看过《Transformers: The Last Knight》的同事说,为Anthony Hopkins管家配音的你,是电影的最大亮点。
你同事是女的?
是。
请你转告她,她很有眼光,品味非常好。哈哈。
虽然都是管家角色,肢体诠释VS. 配音,应该很不同吧。
其实,我不只是躲在幕后配音,我有出现在拍摄现场。我在电影里饰演Anthony Hopkins的管家,就必须到现场配合他,不能让他听听录音就算了。最大的不同就是剧本,Julian Fellowes《Downton Abbey》剧本刻画的是爱德华时代的管家,而《Transformers: The Last Knight》完全不是,虽然对白也有幽默搞笑的时候……
这几年,越来越多英国演员在好莱坞走红,你认为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与完善的训练有关?
哈,英国演员比起从前更能掌握美国腔调了。其实……我觉得英国演员大多都是尽力做好份内工作的人,基本上没什么ego,这是我们的优势。
绝对是《Downton Abbey》中最最最倒霉的人物。情路上跌跌撞撞直到最后一集,才盼到一个happy ending。
要经历风雨,才能拥抱彩虹。现实生活的她,状况也是如此。演艺学院毕业后,好长一段时间没戏演。等待机会的当儿,曾当过保姆、在酒吧工作,也在诊所当过柜台小姐。
一圆演员梦,她说,全凭一股热忱和一定程度的疯狂。
梦想,从来没有其他捷径。
《Downton Abbey》的拍摄横跨6年,最美好的回忆是……
所有大场面的拍摄,例如,第一季的花卉展示和花园派对。基本上,就是那些大家都会出现的场面。哈,我最喜欢了。坦白说,这些大场面的戏份不会太重,因为要上镜的人太多,80%的时间,都会用在和同剧演员们开心聊天。
还记得拍摄的第一天,究竟是怎样的情境吗?
记得。那是我和Hugh Bonneville的一场戏,后来被剪掉了,只是以删减片段收录在DVD里头。是一场Lord Grantham和Edith在图书馆的戏,Edith为了与Mary有婚约的Patrick在哭。那场哭戏是作为演员的一次洗礼,我好紧张!还好Hugh很努力地陪我聊天、玩游戏,让我放松,不那么害怕。
现实生活中的你,和Edith有什么共同点?喜欢她的哪些性格特质?最受不了的又是什么?
Edith个性很坚韧不拔,尤其她的人生道路并不顺遂。虽然很艰难,但她没有放弃,而且变得更坚强。一路跌跌撞撞,她当上了杂志编辑,蜕变成一个很有魅力的角色。
但我和Edith共同点不大,我觉得我比她害羞很多。她拥有她的阶级和身份应有的自信,也是她家里很重要的人物,还有这么多仆人伺候,而我就没有,哈。我比她爱喃喃自语多了,个性比较内向。
可是普罗大众往往认为,站在镁光灯下的演员,一定是自信满满的。
我知道大家可能会觉得:怎么可能?可是我是个习惯自我否定的人,关于人生的很多事情,我一直在困惑和摸索当中。所以我觉得诠释Edith这类上流社会的角色挺好玩的,无论走到哪里都是无比尊贵、自信满满的,哈。
会时常上网看关于自己的评语吗?看到对于自己的负面评语,心情会受到影响吗?
那倒不会。我应该感到庆幸,《Downton Abbey》是一个深受大众喜爱的家庭剧,就算不是你喜欢的剧种,但也应该不至于反感。我的家人和朋友,也都不是会刻意留意负面评语的人,我也因而可以轻轻松松继续走下去,而不需要愁眉苦脸战战兢兢去在意外界对于我的看法。
《Downton Abbey》红遍世界各地,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其实,我也不太清楚。一开始,我还以为是因为剧集播出时间就在《The X Factor》之后。好长一段时间,我认定高收视率是因为沾《The X Factor》的光,观众不过是顺道接着观看剧集罢了,哈。但剧集不只是在英国有很大的回响,而且年复一年,变得越来越受欢迎。
《Downton Abbey》是一部有 heart的作品,编剧Julian Fellowes刻画每一个角色时,都是真心的。我看过一些失败的年代剧,关键,真的是必须有heart。作为观众,你会关心剧中的角色,看到角色与角色之间的关怀与情谊,了解他们说话做事背后的动机,你会相信他们。这部作品散发着温暖,不同于一般暴力警匪剧……当然警匪剧自然也有自己的位置,但《Downton Abbey》,确确实实让观众感受到希望。
剧集广受欢迎,是否彻底改变了你的人生?
我是演艺学院的毕业生,但演艺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最初的几年,我没有经纪人,几乎没有任何工作。《Downton Abbey》让我在演艺圈站稳脚步,我非常感恩,在那之后,我一直都有工作找上门。这部剧给予了我成为专业演员的机会,也成功让我追逐我的演员梦。参与《Downton Abbey》,好比报读一所顶尖的演艺学院,我每天都在和非常优秀的演员一起工作,不只可以从旁观察他们是怎么演戏的,还可以请教他们很多问题,请他们提供一些建议。那是一次非常难得的经历。
演艺学院毕业后,你曾经当过保姆、在酒吧工作,也在诊所当过柜台小姐。做着一切和演艺工作无关的工作,那是人生一段非常煎熬的日子吧。
是的。刚毕业时,我必须赚钱糊口,在伦敦存活下来。对于大多演员而言,赚钱糊口意味着投入舞台剧,或者是边缘剧场这类工作……前提是,你必须很幸运。但好长一段时间,我一直没什么试镜的机会。《Downton Abbey》试镜之前,我还以为我饰演的角色是某个仆人,台词只有一两句,不是Yes就是No。哈,我完全不知道自己饰演的是主角之一。对于选角导演,我一直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要不是当时他采取“撒大网”策略,我恐怕不会有这样的机遇。
在英国,要进入演艺圈或获得试镜机会,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对,在英国,要当上演员,可以是一件艰难无比的事,你必须充满热忱,就算眼前一片黑暗,也要继续前进。我的经历,并不是单一的故事,其实很多演员都是这么挺过来的。
当年,一直坚持下去的动力从何而来?
我10岁那年就决定要当演员。小时候参与舞台剧演出的时候,我就已经爱上了表演。我想,你必须认清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其实,我不是那种特别外放的人,我就连和朋友聊天、分享故事,都会莫名紧张。但我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人,喜欢透过观察别人,试图了解他们做事的动机,为何他们会成为眼前的这个人。我喜欢透过表演体现人性。我觉得作为演员,其实是需要有很多想象力,还有一定程度的疯狂,不过,我到今天还是没搞清楚,我的这些特质究竟从何而来……
这几年,越来越多英国演员在好莱坞走红,你认为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我觉得,这几年我们还挺幸运的。英国有好几间很不错的演艺学院,最顶尖的,大概有5间吧,而且收生人数并不多。我那一班,其实才12个同学。导师们态度认真,但鼓励学生不要太认真看待自己,哈。虽然我必须说,演艺学院还真是个讲求纪律的地方,感觉上就像在军营一样!每过一周,你都会觉得:Thank God it’s Friday!那里的培训,会让你付出100%的努力。但课程的重点,并不是好莱坞注重的某种特定风格和光鲜亮丽的外表,这些并不是英国重视的东西。在英国的演艺学院,就是要非常非常努力,导师们是希望传授给学生一切作为演员的需要的技能。美国好像也开始接受英国这一套,那里有一些学院会过来英国筛选出一些颇有潜力的毕业生。
我在想,52岁的自己,到底会是什么模样的。
答案,坦白说,让我有点沮丧。我怀疑,那时候的我极有可能只想安安稳稳打工过日子等退休吧。
Julian Fellowes却重新塑造了自己的人生。演员出身,中途换跑道当起编剧,52岁那年,终于凭《Gosford Park》获奥斯卡肯定。
他把自己比喻成《龟兔赛跑》里的乌龟,还真是贴切。
未到终点,还真不知道赛果。
而2001年的《Gosford Park》,不过是辉煌编剧生涯的开始。2010年至2015年的《Downton Abbey》,令他再次攀登事业高峰。
你前后花了6到7年的时间创作《Downton Abbey》,回望那些年,你最忘的回忆是什么?
坦白说,这是一份非常愉快的工作。尤其是当剧集越来越成功,传播到世界各地,而大家越来越疯狂,这一切都是非常美好的。最难忘的回忆是在第一年,完成第一季拍摄后,我们搞了一个特别首映,在泰晤士河附近举行了派对。这类派对,我去过很多,坦白说,有时还真是无聊透顶。但那次的派对很不可思议,持续了很久,大家喝醉了,还不停谈笑风生。这意味着他们觉得剧集很不错,因为如果觉得只是烂剧一部,他们一定会想方设法第一时间逃离现场,对吗?
那一夜,也是我第一次见证观众的反应。剪辑好的剧集我虽然看过,但都是跟制作团队一起看的。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这部剧有可能会大热,但当时我们也只是以为观众的喜爱只限英国,我们从来没想过剧集会红遍世界。
你向来以英国年代剧闻名,对于英国历史,你特别感兴趣?
我对历史,确实挺感兴趣的,喜欢把一个个故事摆放在旧时代。但我觉得,身处影视圈,无论是编剧或是演员,你必须以具备某种个人特色,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但这并不代表我只喜欢写年代剧,其实,我迄今最喜欢的个人作品始终是《Separate Lies》,而那不是一部年代片。
很多时候,你在等一扇门为你打开,而当门终于打开的时候,你不能说:噢,我对莎士比亚没兴趣!天啊,醒醒吧,你必须毫不犹豫地穿越那扇门,走进那间房。对我而言,年代题材的影视作品,就是那样一道门。当然,我最近刚完成“School of Rock”,不错的回响令我很开心,接下来,我也会投入一些时装作品的创作。但年代剧始终是为我事业开启的很重要一扇大门,对此,我永远非常感恩。
把年代元素融入作品,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吗?又或者,其实对于现在的你来说,已是驾轻就熟的事了?
对我而言,没有一件事是轻而易举的……除了一边躺看书,一边喝香槟,哈。工作,永远是充满挑战和困难的。尤其是电视剧,你必须创作出不一样的故事。每一年,都必须有不同的素材,让观众觉得:天啊,我从来没想过到剧情会这么发展!如果做不到这点,剧集多半不会太受欢迎。
但我必须说,像我这样可以以创作影视作品和舞台剧谋生的编剧,是幸运的。有很多人必须为生活艰苦奋斗、辛勤工作,但付出与收获往往不成正比。我常常警惕自己,听著名编剧或人气巨星抱怨人生多艰苦多累人是多么一件令人反感的事情。90%的人类,生活中经历的磨难,应该惨更多倍,所以我也不想有事没事就开口抱怨。
《Downton Abbey》几乎是大团圆结局收场,大多数观众大概认为已经很完美了……
对于管家Carson来说,并不算完美吧,他的结局有点感伤……
确实如此。但其他角色,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幸福。电影版即将在2018年开拍,我一直在想,故事是否还有空间继续发展下去。
要开拍电影,我们理所当然希望能将故事好好发展下去。
我觉得,写了一部这么长的电视剧,大部分时间,我一直在努力吸引新的观众、巩固各地的观众群。总之,就是在拓展剧集的影响力。但对我而言,大结局的意义是不同的。大结局是我作为编剧,对一直以来支持我们的观众最后的致谢。我知道,这些年一路追随剧集、看着不同角色经历人生起起落落的观众,一定迫切希望看到圆满的结局, 而为剧集划上这样的句点,我并不反感。既然要落幕了,就要开开心心欢送大家。
《Downton Abbey》是你独立创作,而不是在编剧室写作模式下完成的。我很好奇,在创作其他作品时,这也是你一贯的写作方式吗?
我从来没在编剧室模式下进行创作,也不曾与其他编剧共同创作。尽管,我必须强调,我对于这样的创作模式毫无贬低之意。
编剧室的创作模式,在行内很普遍?
比起美国,在英国算是比较少见。在美国,编剧室是他们的创作文化。当然,也有一些剧集,是好几个编辑共同创作的。我其实不太清楚他们是怎么运作的,但我想,跟编剧室还是有差别的,应该还有个人充当领导者,负责统一文字风格。这样也没有不好,只是我从来不是这样创作的。
你比较喜欢单独写作?
我不知道是否可以这么说。毕竟,我曾经尝试组织过一次编剧室,但没有成功。横看竖看,作品的风格……呃,我觉得我好像没法传达想要传达的信息。
你过看Matt Weiner的“Mad Men”吗?哇,我真的很喜欢。全剧风格,并没有一丝一毫的流失。无所谓谁充当编剧,你还是可以从每一集,看到很强烈、很明确的风格。能够这样掌管编剧室,我觉得是莫大的才能,这是我之前完全做不到的。如果哪天有人再找我组织编剧室,我希望可以做到这一点。
平日的写作日程是怎样的?每日固定在某个时段创作吗?习惯在什么地方写作?
在我的梦里,我过着特别有规律的生活。每天早上,我就坐在电脑前,在键盘上敲敲打打,直到有人敲门说:午饭时间到了!哈,但在我混乱的人生当中,极少时候是这样的。我人在多塞特郡的时候,通常会在早餐后开始写作,大概从9点30分到下午1点吧,然后又会在2点15分左右继续写作,一只到晚上7、8点 吧?
但我在伦敦的生活比较繁杂,一会儿得出席会议,一会儿又得接受访问,所以,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寻找自己的写作空间。我挺幸运的,我从前还在当演员时开始尝试编剧工作,但当时主要的生计还是演戏,根本没有任何权利挑剔:写作时我一定要用这张桌子!我要这个!我要那个!只能去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在苏格兰的外景车上,拿出手提电脑,那就是我的个人创作空间了。当年确实很困难,但现在回头看,那是一件好事。我现在无论在哪,都可以创作,不会有太大问题。
创作让我放松了很多,可以就这样把所想的写出来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很多人会说,他们想当编剧,但他们从来没好好坐下来写过任何东西。说穿了,关键就是写啊。当然,你写出来的东西,可能烂到你很想把它撕碎,又或者是非常优秀的大作,只可惜这辈子都不可能被拍出来。无所谓。这就是创作。有时候,你必须咬紧牙关,等待、争取一个机会。最重要的,始终还是,写。然后祈祷,好运某天会降临在自己身上。
创作灵感从何而来?
我向来对周遭人的生活和感情世界很感兴趣。我想知道,你结婚了吗?还单身吗?日子过得开心吗?你和孩子关系如何?和家翁家婆的关系呢?在伦敦工作的情况是怎么样的?我就是对这些事情很好奇。这样的好奇心,对于我的写作是至关重要的,毕竟我的作品是以情感叙事为主的。
有没有灵感枯竭脑袋阻塞、什么都写不出来的时候?通常会怎么克服?
我以前不知道什么叫writer’s block,也根本没时间陷入这样的状况。但《Downton Abbey》之后,我确实经历了一段调适期。整整7年,我从每年的9月开始写作,一直到隔年的7月。突然间,一切结束了,写《Downton Abbey》剧本的重担已不在身上了。好一阵子,我必须调适心态,对于writer’s block也少了之前的鄙视了。但到最后,我心里是清楚的,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是非常幸运的。过了一段时间,某天我对着洗手间镜子里的自己说:振作起来!后来就顺利度过了这段艰难的时期。
编剧事业的成功,对你而言算是迟来的春天。创作生涯的转捩点,应该是获备受肯定的电影《Gosford Park》吧?
在这圈做得还不错的人,大概可以很明确地告诉你,哪一部或哪一些作品改变了他们的演艺生涯,而对我而言,绝对是《Gosford Park》。接下这份工作的时候,我还是个名气一般的电视演员,大家并不知道我同时还是个编剧。毕竟,在那之前,我的产量并不大,只写过3部儿童电视剧。而在《Gosford Park》之后,我成了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的得主。突然之间,我在这圈站稳了脚步,而这都因为这部电影。
经常有人问我,如果在更年轻的时候尝到成功的滋味,应该会更好吧?那是理所当然的。但换个角度看,我已经活到了这么大的岁数,当年接下《Gosford Park》的时候,我已经是50几岁的人了,我知道我必须把工作做到最好,不能偷懒,也不能半途而废,即便我和导演(Robert)Altman经常意见不和。但他是个讲义气的人,我像牛一样地努力工作,试图把剧本写好,获得的最大回报就是他无条件的支持。当年他们想把我撤换,遭到他的强烈反对……如今回想起来,确实是改变我编剧生涯的一部作品啊。
能获得今时今日的成功,你觉得自己做得最对的一件事情是……
我可能无法给你一个切确的答案。我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做对了什么,有时候,运气还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我觉得天时地利人和非常重要,就在大家认定年代剧已灭亡的时候,《Downton Abbey》播出了,而且观众的反应与预期的恰恰相反。我想,是因为市场正好缺乏这类电视题材吧,观众一追看就是好几年。
而作为编剧,我尽量不去影响观众对于不同角色的判断和观感,以一个正面的方式体现所有角色。每个角色的个性行为都有各自的原因和背后的故事。至于喜欢他们与否,那是观众的决定。我并不介意,也不会去刻意区分出所谓的“好人”和“坏人”。
观众熟悉的Crawley 庄园,透过展览再度呈现。
有卧房、餐厅、厨房、书房、戏服等。爱德华时代的时尚服饰和礼仪,自有各中学问,即便不是剧迷,也觉得相当有趣。
新加坡,不过是展览的第一站,接下来,《Downton Abbey: The Exhibition》还会陆续在悉尼、纽约、多伦多等地展出。
Published: 07/08/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