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ton Abbey》成功的背後

文 | 黃敏瑋|攝影|黃敏瑋|Marina Bay Sands

回顧《Downton Abbey》,此刻正好。

畢竟,已確定將在2018年開拍電影。故事,還要繼續說下去。

曾是不被看好年代劇,卻出乎意料從英國紅到海外,甚至成為了艾美獎史上獲得最多項提名的最強英國劇。

劇集大熱,台前幕後人的人生就此顛覆。

 

I 成名的代價

JIM CARTER

訪談時間,前後不超過9分鐘。

但,足以讓我喜歡Jim Carter。

與他飾演的人見人愛風靡一時的正直管家無關,戲外的他率真幽默,輕鬆贏得好感。

街上遇到人,動不動找他拍Selfie,呃……不喜歡也不了解幹嘛要拍,注重隱私的他其實不想被打擾。

《Downton Abbey》紅遍世界,令他的人生起了很大變化吧? “沒有。一些物質方面的好事確實降臨在我身上,但我沒有因此改變。我從不用演員身份來自我定義。我究竟是誰、過著怎樣生活,才是我用來定義自己的方式。”

在距離現在很遙遠的大學時代,他曾毅然輟學當演員。這輩子就只打一份工,近50年都在名利圈中打滾,很多事情怎會看不透。

《Downton Abbey》的拍攝橫跨6年,最美好的回憶是……

沒某個特別的回憶,只是過程很有趣,因為感覺上像身處兩個不同的場景,Crawley 府上樓上樓下的感覺,是截然不同的。樓上的拍攝場地是在Highclere Castle,拍攝的時候感覺比較嚴肅正式,樓下則是Ealing Studios的場景,氣氛比較吵鬧、俏皮,充滿活力。其實,還挺像在拍兩部不同的電視劇,樓下的我,是一眾僕人的領導者,樓上的我,其實沒什麼事情做,哈。

聽起來也許有點老套,可是我很享受整個拍攝,雖然辛苦,但總是充滿樂趣。

還記得拍攝的第一天,究竟是怎樣的情景嗎?

我對於《Downton Abbey》的第一個回憶,其實是和歷史顧問Alastair Bruce的第一次會面,他給予了禮儀方面的指導。作為這方面的專家,他說,雖然我們飾演的是僕人,但我們盡力做好份內工作,也為此感到驕傲,面對雇主時,不需要刻意避免眼神接觸或向他們鞠躬。其實,我們可以把他們視為劇場的演員,而我們這些僕人則是舞台監督,負責把他們的生活大小事打理得妥妥噹噹。這樣的想法,對於角色的理解和詮釋很有幫助。至於你說的拍攝第一天……哈,我現在已經毫無印象了。

電影版將在2018年開拍。電視劇的結尾對於諸多角色來說,是幸福美滿的,除了患病不能繼續當管家的Mr Carson 。在電影當中,你希望看到的是……

拍電影,確實很難吧。電視劇,至少還有11個小時訴說20個人物的故事,但拍電影,你好像只能出一兩個可以滿足普羅大眾的故事,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哈。

我還蠻期待看到退休後的Mr Carson再度回到Crawley家,再次當起管家,也希望看到他和Mrs Hughes有一段幸福美滿的婚姻……但聽起來不怎麼具戲劇性,對嗎?

《Downton Abbey》紅遍世界各地,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麼?

我認為,部分原因是演員眾多,有很多個性、機遇大不同的角色讓觀眾去發掘、喜歡。有些人喜歡Lady Mary,有些人則喜歡我飾演的Mr Carson。 Mr Carson最終會和Mrs Hughes在一起嗎? Lady Edith會找到最終的幸福嗎?觀眾想看到劇中人物在愛情中找到自己的歸宿。這部劇,有浪漫情懷,沒有任何嘲弄反諷,沒有槍戰,更沒有汽車追逐戲。而劇中人物說的對白,還是完整的句子呢,哈。

不同國家的觀眾,對於劇集和人物的看法,是否有所不同?

在英國,觀眾比較保守,就算在街上遇見我,不會直接上前。所以,我第一次真正意識到劇集的成功,是在第二季播出後到曼哈頓宣傳的時候,當時每走200米都會被認出。 2015年在紐西蘭的時候最誇張,我穿著短褲,一身海灘裝扮,也會被叫住,一共30次!

你不太喜歡吧?

坦白說,我不喜歡。

哈,那看到你穿短褲在沙灘玩的時候,就不應該打擾你咯。

我討厭拍selfie。實在受不了,如果拍不好,還得另外再拍50張。其實,我不太明白為什麼要拍照。你已經看到我,也和我打招呼了啊。我不懂。其實我平時也不太愛拍任何人或東西的照片,真的不明白為什麼大家看到什麼都得拍:哇,你看,這是一道門!趕緊拍照!

沒辦法避免這些事情吧,畢竟你是世界聞名的管家Mr Carson。

哈,《Downton Abbey》確實是我拍戲以來迴響最大的作品。就算是對於贏過兩次奧斯卡獎的Maggie Smith而言,亦是如此。

這部劇大成功,怎樣改變你的人生?

沒有。一些物質方面的好事確實降臨在我身上,但我沒有因此改變。我從不用演員身份來自我定義。我究竟是誰、過著怎樣生活,才是我用來定義自己的方式。 《Downton Abbey》之後,我的知名度確實提高了,可以到世界各地工作。這一切很美好,但我還是原來的那個我。

大受歡迎的管家Mr Carson 和現實生活中的你,有什麼共同點?喜歡他的哪些性格特質?最受不了的又是什麼?

有點好笑,但我喜歡他的古板,比起期許未來,他好像更喜歡回望過去。他為人正直,對錯分明。他不是一個適合活在現代的人,電話對他而言太複雜,他搞不定。

但現實生活中的我,其實跟他沒有太大的共同點。我不是一個太拘謹或是拘泥於禮節的人……雖然我還是覺得待人應有的禮貌和尊重很重要。我很注重生活中的隱私,希望安靜地過日子。他是個遵守特定作息方式的人,某個時間換衣,某個時間吃飯,但我無法忍受固定的作息和生活。所以參演《Downton Abbey》對我而言其實是一件感覺很奇怪的事,有固定工作固然很好,但天啊,太規範的工作時間也讓我抓狂!

說到管家,看過《Transformers: The Last Knight》的同事說,為Anthony Hopkins管家配音的你,是電影的最大亮點。

你同事是女的?

是。

請你轉告她,她很有眼光,品味非常好。哈哈。

雖然都是管家角色,肢體詮釋VS. 配音,應該很不同吧。

其實,我不只是躲在幕後配音,我有出現在拍攝現場。我在電影裡飾演Anthony Hopkins的管家,就必須到現場配合他,不能讓他聽聽錄音就算了。最大的不同就是劇本,Julian Fellowes《Downton Abbey》劇本刻畫的是愛德華時代的管家,而《Transformers: The Last Knight》完全不是,雖然對白也有幽默搞笑的時候……

這幾年,越來越多英國演員在好萊塢走紅,你認為成功的秘訣是什麼?與完善的訓練有關?

哈,英國演員比起從前更能掌握美國腔調了。其實……我覺得英國演員大多都是盡力做好份內工作的人,基本上沒什麼ego,這是我們的優勢。

 

LAURA CARMICHAEL

絕對是《Downton Abbey》中最最最倒霉的人物。情路上跌跌撞撞直到最後一集,才盼到一個happy ending。

要經歷風雨,才能擁抱彩虹。現實生活的她,狀況也是如此。演藝學院畢業後,好長一段時間沒戲演。等待機會的當兒,曾當過保姆、在酒吧工作,也在診所當過櫃檯小姐。

一圓演員夢,她說,全憑一股熱忱和一定程度的瘋狂。

夢想,從來沒有其他捷徑。

《Downton Abbey》的拍攝橫跨6年,最美好的回憶是……

所有大場面的拍攝,例如,第一季的花卉展示和花園派對。基本上,就是那些大家都會出現的場面。哈,我最喜歡了。坦白說,這些大場面的戲份不會太重,因為要上鏡的人太多,80%的時間,都會用在和同劇演員們開心聊天。

還記得拍攝的第一天,究竟是怎樣的情境嗎?

記得。那是我和Hugh Bonneville的一場戲,後來被剪掉了,只是以刪減片段收錄在DVD裡頭。是一場Lord Grantham和Edith在圖書館的戲,Edith為了與Mary有婚約的Patrick在哭。那場哭戲是作為演員的一次洗禮,我好緊張!還好Hugh很努力地陪我聊天、玩遊戲,讓我放鬆,不那麼害怕。

現實生活中的你,和Edith有什麼共同點?喜歡她的哪些性格特質?最受不了的又是什麼?

Edith個性很堅韌不拔,尤其她的人生道路並不順遂。雖然很艱難,但她沒有放棄,而且變得更堅強。一路跌跌撞撞,她當上了雜誌編輯,蛻變成一個很有魅力的角色。

但我和Edith共同點不大,我覺得我比她害羞很多。她擁有她的階級和身份應有的自信,也是她家裡很重要的人物,還有這麼多僕人伺候,而我就沒有,哈。我比她愛喃喃自語多了,個性比較內向。

可是普羅大眾往往認為,站在鎂光燈下的演員,一定是自信滿滿的。

我知道大家可能會覺得:怎麼可能?可是我是個習慣自我否定的人,關於人生的很多事情,我一直在困惑和摸索當中。所以我覺得詮釋Edith這類上流社會的角色挺好玩的,無論走到哪裡都是無比尊貴、自信滿滿的,哈。

會時常上網看關於自己的評語嗎?看到對於自己的負面評語,心情會受到影響嗎?

那倒不會。我應該感到慶幸,《Downton Abbey》是一個深受大眾喜愛的家庭劇,就算不是你喜歡的劇種,但也應該不至於反感。我的家人和朋友,也都不是會刻意留意負面評語的人,我也因而可以輕輕鬆松繼續走下去,而不需要愁眉苦臉戰戰兢兢去在意外界對於我的看法。

《Downton Abbey》紅遍世界各地,你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麼?

其實,我也不太清楚。一開始,我還以為是因為劇集播出時間就在《The X Factor》之後。好長一段時間,我認定高收視率是因為沾《The X Factor》的光,觀眾不過是順道接著觀看劇集罷了,哈。但劇集不只是在英國有很大的迴響,而且年復一年,變得越來越受歡迎。

《Downton Abbey》是一部有 heart的作品,編劇Julian Fellowes刻畫每一個角色時,都是真心的。我看過一些失敗的年代劇,關鍵,真的是必須有heart。作為觀眾,你會關心劇中的角色,看到角色與角色之間的關懷與情誼,了解他們說話做事背後的動機,你會相信他們。這部作品散發著溫暖,不同於一般暴力警匪劇……當然警匪劇自然也有自己的位置,但《Downton Abbey》,確確實實讓觀眾感受到希望。

劇集廣受歡迎,是否徹底改變了你的人生?

我是演藝學院的畢業生,但演藝道路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最初的幾年,我沒有經紀人,幾乎沒有任何工作。 《Downton Abbey》讓我在演藝圈站穩腳步,我非常感恩,在那之後,我一直都有工作找上門。這部劇給予了我成為專業演員的機會,也成功讓我追逐我的演員夢。參與《Downton Abbey》,好比報讀一所頂尖的演藝學院,我每天都在和非常優秀的演員一起工作,不只可以從旁觀察他們是怎麼演戲的,還可以請教他們很多問題,請他們提供一些建議。那是一次非常難得的經歷。

演藝學院畢業後,你曾經當過保姆、在酒吧工作,也在診所當過櫃檯小姐。做著一切和演藝工作無關的工作,那是人生一段非常煎熬的日子吧。

是的。剛畢業時,我必須賺錢糊口,在倫敦存活下來。對於大多演員而言,賺錢糊口意味著投入舞台劇,或者是邊緣劇場這類工作……前提是,你必須很幸運。但好長一段時間,我一直沒什麼試鏡的機會。 《Downton Abbey》試鏡之前,我還以為我飾演的角色是某個僕人,台詞只有一兩句,不是Yes就是No。哈,我完全不知道自己飾演的是主角之一。對於選角導演,我一直懷著一顆感恩的心,要不是當時他採取“撒大網”策略,我恐怕不會有這樣的機遇。

在英國,要進入演藝圈或獲得試鏡機會,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

對,在英國,要當上演員,可以是一件艱難無比的事,你必須充滿熱忱,就算眼前一片黑暗,也要繼續前進。我的經歷,並不是單一的故事,其實很多演員都是這麼挺過來的。

當年,一直堅持下去的動力從何而來?

我10歲那年就決定要當演員。小時候參與舞台劇演出的時候,我就已經愛上了表演。我想,你必須認清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其實,我不是那種特別外放的人,我就連和朋友聊天、分享故事,都會莫名緊張。但我是一個非常敏感的人,喜歡透過觀察別人,試圖了解他們做事的動機,為何他們會成為眼前的這個人。我喜歡透過表演體現人性。我覺得作為演員,其實是需要有很多想像力,還有一定程度的瘋狂,不過,我到今天還是沒搞清楚,我的這些特質究竟從何而來……

這幾年,越來越多英國演員在好萊塢走紅,你認為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我覺得,這幾年我們還挺幸運的。英國有好幾間很不錯的演藝學院,最頂尖的,大概有5間吧,而且收生人數並不多。我那一班,其實才12個同學。導師們態度認真,但鼓勵學生不要太認真看待自己,哈。雖然我必須說,演藝學院還真是個講求紀律的地方,感覺上就像在軍營一樣!每過一周,你都會覺得:Thank God it’s Friday!那裡的培訓,會讓你付出100%的努力。但課程的重點,並不是好萊塢注重的某種特定風格和光鮮亮麗的外表,這些並不是英國重視的東西。在英國的演藝學院,就是要非常非常努力,導師們是希望傳授給學生一切作為演員的需要的技能。美國好像也開始接受英國這一套,那裡有一些學院會過來英國篩選出一些頗有潛力的畢業生。

 

II 幕後閃亮星!不能沒有的大功臣

JULIAN FELLOWES

我在想,52歲的自己,到底會是什麼模樣的。

答案,坦白說,讓我有點沮喪。我懷疑,那時候的我極有可能只想安安穩穩打工過日子等退休吧。

Julian Fellowes卻重新塑造了自己的人生。演員出身,中途換跑道當起編劇,52歲那年,終於憑《Gosford Park》獲奧斯卡肯定。

他把自己比喻成《龜兔賽跑》裡的烏龜,還真是貼切。

未到終點,還真不知道賽果。

而2001年的《Gosford Park》,不過是輝煌編劇生涯的開始。 2010年至2015年的《Downton Abbey》,令他再次攀登事業高峰。

你前後花了6到7年的時間創作《Downton Abbey》,回望那些年,你最忘的回憶是什麼?

坦白說,這是一份非常愉快的工作。尤其是當劇集越來越成功,傳播到世界各地,而大家越來越瘋狂,這一切都是非常美好的。最難忘的回憶是在第一年,完成第一季拍攝後,我們搞了一個特別首映,在泰晤士河附近舉行了派對。這類派對,我去過很多,坦白說,有時還真是無聊透頂。但那次的派對很不可思議,持續了很久,大家喝醉了,還不停談笑風生。這意味著他們覺得劇集很不錯,因為如果覺得只是爛劇一部,他們一定會想方設法第一時間逃離現場,對嗎?

那一夜,也是我第一次見證觀眾的反應。剪輯好的劇集我雖然看過,但都是跟製作團隊一起看的。那是我第一次意識到,這部劇有可能會大熱,但當時我們也只是以為觀眾的喜愛只限英國,我們從來沒想過劇集會紅遍世界。

你向來以英國年代劇聞名,對於英國歷史,你特別感興趣?

我對歷史,確實挺感興趣的,喜歡把一個個故事擺放在舊時代。但我覺得,身處影視圈,無論是編劇或是演員,你必須以具備某種個人特色,成為某一方面的專家。但這並不代表我只喜歡寫年代劇,其實,我迄今最喜歡的個人作品始終是《Separate Lies》,而那不是一部年代片。

很多時候,你在等一扇門為你打開,而當門終於打開的時候,你不能說:噢,我對莎士比亞沒興趣!天啊,醒醒吧,你必須毫不猶豫地穿越那扇門,走進那間房。對我而言,年代題材的影視作品,就是那樣一道門。當然,我最近剛完成“School of Rock”,不錯的迴響令我很開心,接下來,我也會投入一些時裝作品的創作。但年代劇始終是為我事業開啟的很重要一扇大門,對此,我永遠非常感恩。

把年代元素融入作品,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嗎?又或者,其實對於現在的你來說,已是駕輕就熟的事了?

對我而言,沒有一件事是輕而易舉的……除了一邊躺看書,一邊喝香檳,哈。工作,永遠是充滿挑戰和困難的。尤其是電視劇,你必須創作出不一樣的故事。每一年,都必須有不同的素材,讓觀眾覺得:天啊,我從來沒想過到劇情會這麼發展!如果做不到這點,劇集多半不會太受歡迎。

但我必須說,像我這樣可以以創作影視作品和舞台劇謀生的編劇,是幸運的。有很多人必須為生活艱苦奮鬥、辛勤工作,但付出與收穫往往不成正比。我常常警惕自己,聽著名編劇或人氣巨星抱怨人生多艱苦多累人是多麼一件令人反感的事情。 90%的人類,生活中經歷的磨難,應該慘更多倍,所以我也不想有事沒事就開口抱怨。

《Downton Abbey》幾乎是大團圓結局收場,大多數觀眾大概認為已經很完美了……

對於管家Carson來說,並不算完美吧,他的結局有點感傷……

確實如此。但其他角色,都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幸福。電影版即將在2018年開拍,我一直在想,故事是否還有空間繼續發展下去。

要開拍電影,我們理所當然希望能將故事好好發展下去。

我覺得,寫了一部這麼長的電視劇,大部分時間,我一直在努力吸引新的觀眾、鞏固各地的觀眾群。總之,就是在拓展劇集的影響力。但對我而言,大結局的意義是不同的。大結局是我作為編劇,對一直以來支持我們的觀眾最後的致謝。我知道,這些年一路追隨劇集、看著不同角色經歷人生起起落落的觀眾,一定迫切希望看到圓滿的結局, 而為劇集劃上這樣的句點,我並不反感。既然要落幕了,就要開開心心歡送大家。

《Downton Abbey》是你獨立創作,而不是在編劇室寫作模式下完成的。我很好奇,在創作其他作品時,這也是你一貫的寫作方式嗎?

我從來沒在編劇室模式下進行創作,也不曾與其他編劇共同創作。儘管,我必須強調,我對於這樣的創作模式毫無貶低之意。

編劇室的創作模式,在行內很普遍?

比起美國,在英國算是比較少見。在美國,編劇室是他們的創作文化。當然,也有一些劇集,是好幾個編輯共同創作的。我其實不太清楚他們是怎麼運作的,但我想,跟編劇室還是有差別的,應該還有個人充當領導者,負責統一文字風格。這樣也沒有不好,只是我從來不是這樣創作的。

你比較喜歡單獨寫作?

我不知道是否可以這麼說。畢竟,我曾經嘗試組織過一次編劇室,但沒有成功。橫看豎看,作品的風格……呃,我覺得我好像沒法傳達想要傳達的信息。

你過看Matt Weiner的“Mad Men”嗎?哇,我真的很喜歡。全劇風格,並沒有一絲一毫的流失。無所謂誰充當編劇,你還是可以從每一集,看到很強烈、很明確的風格。能夠這樣掌管編劇室,我覺得是莫大的才能,這是我之前完全做不到的。如果哪天有人再找我組織編劇室,我希望可以做到這一點。

平日的寫作日程是怎樣的?每日固定在某個時段創作嗎?習慣在什麼地方寫作?

在我的夢裡,我過著特別有規律的生活。每天早上,我就坐在電腦前,在鍵盤上敲敲打打,直到有人敲門說:午飯時間到了!哈,但在我混亂的人生當中,極少時候是這樣的。我人在多塞特郡的時候,通常會在早餐後開始寫作,大概從9點30分到下午1點吧,然後又會在2點15分左右繼續寫作,一隻到晚上7、8點吧?

但我在倫敦的生活比較繁雜,一會兒得出席會議,一會兒又得接受訪問,所以,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尋找自己的寫作空間。我挺幸運的,我從前還在當演員時開始嘗試編劇工作,但當時主要的生計還是演戲,根本沒有任何權利挑剔:寫作時我一定要用這張桌子!我要這個!我要那個!只能去到哪裡就寫到哪裡,在蘇格蘭的外景車上,拿出手提電腦,那就是我的個人創作空間了。當年確實很困難,但現在回頭看,那是一件好事。我現在無論在哪,都可以創作,不會有太大問題。

創作讓我放鬆了很多,可以就這樣把所想的寫出來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很多人會說,他們想當編劇,但他們從來沒好好坐下來寫過任何東西。說穿了,關鍵就是寫啊。當然,你寫出來的東西,可能爛到你很想把它撕碎,又或者是非常優秀的大作,只可惜這輩子都不可能被拍出來。無所謂。這就是創作。有時候,你必須咬緊牙關,等待、爭取一個機會。最重要的,始終還是,寫。然後祈禱,好運某天會降臨在自己身上。

創作靈感從何而來?

我向來對周遭人的生活和感情世界很感興趣。我想知道,你結婚了嗎?還單身嗎?日子過得開心嗎?你和孩子關係如何?和家翁家婆的關係呢?在倫敦工作的情況是怎麼樣的?我就是對這些事情很好奇。這樣的好奇心,對於我的寫作是至關重要的,畢竟我的作品是以情感敘事為主的。

有沒有靈感枯竭腦袋阻塞、什麼都寫不出來的時候?通常會怎麼克服?

我以前不知道什麼叫writer’s block,也根本沒時間陷入這樣的狀況。但《Downton Abbey》之後,我確實經歷了一段調適期。整整7年,我從每年的9月開始寫作,一直到隔年的7月。突然間,一切結束了,寫《Downton Abbey》劇本的重擔已不在身上了。好一陣子,我必須調適心態,對於writer’s block也少了之前的鄙視了。但到最後,我心裡是清楚的,能夠做自己喜歡的事是非常幸運的。過了一段時間,某天我對著洗手間鏡子裡的自己說:振作起來!後來就順利度過了這段艱難的時期。

編劇事業的成功,對你而言算是遲來的春天。創作生涯的轉捩點,應該是獲備受肯定的電影《Gosford Park》吧?

在這圈做得還不錯的人,大概可以很明確地告訴你,哪一部或哪一些作品改變了他們的演藝生涯,而對我而言,絕對是《Gosford Park》。接下這份工作的時候,我還是個名氣一般的電視演員,大家並不知道我同時還是個編劇。畢竟,在那之前,我的產量並不大,只寫過3部兒童電視劇。而在《Gosford Park》之後,我成了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的得主。突然之間,我在這圈站穩了腳步,而這都因為這部電影。

經常有人問我,如果在更年輕的時候嚐到成功的滋味,應該會更好吧?那是理所當然的。但換個角度看,我已經活到了這麼大的歲數,當年接下《Gosford Park》的時候,我已經是50幾歲的人了,我知道我必須把工作做到最好,不能偷懶,也不能半途而廢,即便我和導演(Robert)Altman經常意見不和。但他是個講義氣的人,我像牛一樣地努力工作,試圖把劇本寫好,獲得的最大回報就是他無條件的支持。當年他們想把我撤換,遭到他的強烈反對……如今回想起來,確實是改變我編劇生涯的一部作品啊。

能獲得今時今日的成功,你覺得自己做得最對的一件事情是……

我可能無法給你一個切確的答案。我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做對了什麼,有時候,運氣還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我覺得天時地利人和非常重要,就在大家認定年代劇已滅亡的時候,《Downton Abbey》播出了,而且觀眾的反應與預期的恰恰相反。我想,是因為市場正好缺乏這類電視題材吧,觀眾一追看就是好幾年。

而作為編劇,我盡量不去影響觀眾對於不同角色的判斷和觀感,以一個正面的方式體現所有角色。每個角色的個性行為都有各自的原因和背後的故事。至於喜歡他們與否,那是觀眾的決定。我並不介意,也不會去刻意區分出所謂的“好人”和“壞人”。

 

III 走入時光隧道……

觀眾熟悉的Crawley 莊園,透過展覽再度呈現。

有臥房、餐廳、廚房、書房、戲服等。愛德華時代的時尚服飾和禮儀,自有各中學問,即便不是劇迷,也覺得相當有趣。

新加坡,不過是展覽的第一站,接下來,《Downton Abbey: The Exhibition》還會陸續在悉尼、紐約、多倫多等地展出。

 

Published: 07/08/2016

Comments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