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流 Craze娛樂 Pop

《密探》When You’re Smiling

文 | 楊麗玲


應該有很多人是為了「鬼怪」孔侑而來的吧。我,是想看金知雲電影里的宋康昊。

韓國有3位導演的戲,只要亮出他們的名字,我基本上不會錯過,除了樸贊郁、奉俊昊,還有金知雲。從《姐魅情深/A Tale With Two Sisters》《甜蜜人生/A Bittersweet Life》、《好傢伙壞傢伙怪傢伙/The Good, The Bad, The Weird》到《看見惡魔/I Saw The Devil》,金知雲對人性刻畫的深度與電影變態程度或許不及樸贊郁,卻也夠cult夠癲狂的。

好萊塢轉了一圈回歸,拿著華納兄弟資金,拍韓國題材電影,個人風格不變,技法更趨完美,完成品瑰麗優雅且壯烈。

開場近乎飛檐走壁的追逐戰,受傷的抗日份子樸喜洵一手扯掉了斷了半截的大腳趾,「啊!」觀眾席滿場驚呼。並非旨在賣弄暴力血腥,是展現理想主義愛國人士誓死不屈的抗敵決心。

效忠日本軍政府的韓籍警察宋康昊努力遊說投降,看似真心為故友,反正復國無望,何苦犧牲。

2小時20分鐘的電影,劇情發展和人物一樣,猜不透,OK除了韓志旼開場任性硬拗孔侑為她拍下那張照片所帶來的慘烈後果在預料之中以外。嘖嘖嘖,你看愛情終究是男人成功的最大障礙物。

主角,不是地下反抗軍,而是一個世人眼中的叛徒。

日本人的警官其實和所有小市民沒兩樣,但求出糧過安穩日子。是為了生存,也不完全貪圖名利,對他來說,誰對他好他就回報誰,對反日誌士也並非不存愧疚惻隱之心,但在所謂民族大義、大是大非面前,他選擇明哲保身。

不是大奸大惡之徒,就是個普通人而已,金知雲刻意安排他的妻兒總似過場一般出現,大概也為凸顯這一點。

動蕩時勢,日本人招攬他,抗日組織想利用他。表面是商人的孔侑和他,一樣,都是漁夫下的餌,皆為反間計的重要棋子。初見面互相試探猜度,摸酒杯底裝傻笑著半訴心聲,亂世中哪有真心朋友,就看誰膽子夠大放下防備先伸出手。

特別演出的李秉憲不過幾幕戲,存在感貫徹全片。充滿魅力的典型領袖人物,天生政治家,以本能直覺行事,收服人心不費吹灰之力。與宋康昊、孔侑把酒言歡,輕描淡寫地,也沒說太多,給不了利益,把心當籌碼交出去吧。像動物嗅到了對方弱點,明言自己誰都不信,卻在冷冽黑暗中將內心恐懼攤開來給對手看得一清二楚。

一個晚上,已讓宋陷入天人交戰。動之以情,乃談判最高境界。人類有時很傻,行事可以不為金錢,也未必為了權勢,而是為了別人對你的好。

宋、李二人的演技與氣場太強,誰人能敵?而且正氣英雄性格設定太單一,孔侑注定黯然失色。人物愈陰暗愈吸引,就像日本特務嚴泰谷次次出場,讓人不寒而慄的凶狠眼神很難從腦海中抹去。

超過20分鐘的廝殺列車戲,拍來不落俗套神采飛揚。反抗軍從上海偷運炸藥前往京城,火車上追緝、鬥智、槍戰,懸疑緊湊當中竟也有幽默。此後逃亡酷刑審判等情節快速開展,拉威爾的《Bolero》樂曲中連番肅清反擊爆炸推至戲劇高潮。有人覺得太輕率結束,我卻認為金知雲是刻意為之。

小格局拍大時代背景,導演感興趣的,是人。

直到最後我都還在揣測宋康昊曖昧不明的心意。下一步會怎麼做?或許,連他自己也沒把握,所以電影里他一再對孔侑說:「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變卦」。

人心難測,可怕在於此。

宋不可能相信孔侑近乎天真的熱血理想。叛徒最後成為英雄,未必因為覺醒,與其說是為國為民,不如說是為了情義。

怎會有人可以為相信的東西如此不顧一切犧牲愛情拋卻生命?為了孔侑的那一抹微笑,承諾不能不遵守啊。

宋接受審判時一番辯白之後撕心裂肺的痛哭,包含了太多愧疚無力恐懼苦澀等複雜情緒。

李秉憲最後捎來了口號式的口信,乜乜屢敗屢戰向前進,聽起來何其空洞虛無。

看穿一切皆虛偽,罷了罷了,還是及早離去。

人存活於世,誰不想獨善其身。

救國救民,太累人。

 

 

Published: 5/1/2017

Comments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