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人間。並不是仙境。
不是因為覺得瑞士的風景遜色的緣故。瑞士的美景,不容置疑。只不過,所謂的仙境,似乎是必須孤立起來,與人群隔絕,才能美得起來。仙境缺乏人的味道。瑞士的美,還包含了她的人。
相機捕捉到了美景,心卻在滴血。例如,那一次,見證了寒流過後的黃山枕在雲海間。的確如同仙境。可是,也僅能是仙境而已。眼睛離開相機的取景器後,只見人間滿地的食物垃圾、煙蒂,甚至還有遊人抓下松葉,把松葉上的霜當洗手液使用。這樣的仙境還必須在喧鬧吵雜聲中保持姿態。很為難。獲得了美景,可是,心卻很難受。
那是迷信所謂的視覺美景的其中體驗。
覺得蘇黎世非常安靜。起先,以為是自己的錯覺。也覺得可能是冬季的關係。外出的人減少,所以公共空間的吵雜聲也相對減少了。
步行回住宿時,聽見自己的腳步聲在街道上回旋。偶爾三、兩個行人在街上對話,也沒能很清楚地聽見談話聲。開離蘇黎世的火車上,與當地人一起在車廂里擁擠著。搭客之間交談,卻不覺得干擾、不覺得無禮。直到某日傍晚,在車輛往來的大馬路上,兩名旅客在對岸以高八度的聲調說話時的每個字句都清楚地傳入我耳里。
那時才恍然大悟。安靜的環境是由人培養出來的。
旅客漫步,當地人的腳步卻來去匆匆。寒冬里,大家朝向各自的目的地,不會無禮地上下打量路人,卻與人保持著禮貌的私人空間。很友善。這座城市沒有那種被推撞的壓迫感。這並不是冷漠的表現。
商店裡的店員雖沒有那種畢恭畢敬的殷勤招待,態度卻很誠懇。一次,買完東西後,店員還為客戶提供產品的一些額外資訊。他大可省去那個功夫,卻選擇了那麼做。
火車車廂里,一名外國婦女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提著笨重的行李往故障的車門方向走去。搭客們都不約而同地向她指手畫腳,告訴她必須掉回頭。不知何故,搭客們的好意,她卻視而不見,繼續逆著人潮走。難道她是不習慣這樣的善意?
夜晚時分的馬路非常冷清。卻不止一次看過當地人堅持遵守交通規則,不肯闖紅燈過馬路。
過了既定的時間,火車仍未開動。穿著大衣的男人頻頻看著腕表。誤點應該不是瑞士人的習慣吧?沒多久,真的是沒過久的時間,一名技術人員跳上了火車,查明瞭事故後,就迅速地在門上貼上德文告示。從發現故障、派遣人員從技術房趕到事發月台(那是很長很長的火車月台,不是地鐵月台的長度而已),到確定事故、貼上告示、通知司機為止,不超過15分鐘。火車開動了。我以為那已經是很高的效率了。可是,那名大衣男子還是對著告示翻了白眼,沒好氣地走到另一個車廂去了。
難道是我對交通工具準時的要求已降到新低點了嗎?
800萬人口的一個國度不算大,究竟需要多少自己的品牌才足夠?巧克力、名表、低價表、鋁制水壺、萬能刀,甚至是咖啡……價格不菲的產品讓全球趨之若鶩,低價位的產品也能大眾化。看來,不完全需要靠炒房炒樓和建造大型購物商場來支撐經濟。
人均GDP沒有比小紅點高一倍的瑞士,中位數工資怎麼竟能高出我們近一倍?看到瑞士刀上「瑞士製造」的字眼時,松了一口氣。連可口可樂也竟然可以在瑞士生產。工資不低的一個發展國,卻能繼續生產物品輸往國外。全球化廉價勞工的威迫,還能保持著不少瑞士在地的生產,很不容易。是堅持,還是不肯妥協?這個小國的人民的確不一般。
很多時候,人是美景里不可或缺的元素。再不需要什麼仙境了。有人間美景就夠了。
Published: 15/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