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Style品味 Gourmet

美食背后的真实风景

文 | 摄影|杨丽玲

没有好的食材怎可能创造出好滋味。

或许我们偶尔该追本溯源回归最初。

每回去东京一定到筑地鱼市场去,尽管游客很多。但怎么就从来没好奇过自家的鱼市场是怎样的?

是时候走一遭。

裕廊鱼市场,新加坡最大的海鲜批发中心,1969年开始营业,据说只在80年代翻新过,占地5.1公顷,上百个摊位,就像是一个比湿巴刹大很多的…巴刹。晚上11点开始营业,12点有渔船陆续靠岸,2点到5点是最繁忙的交易高峰期,也有鱼贩刻意选在黎明时分来买被挑剩价格低一些的海产,到了早上7点大致上所有鱼市场摊位都已经收档了。

选择周二来到鱼市场,因为据说周末的人潮会多很多,我不想妨碍人家做生意。凌晨2点,我用身份证换了访客证,终于踏入这个有点不一样的世界。

在大家不知道的城市某个角落,当大家进入梦乡的时刻,原来有很多人正在忙碌工作。

很人工的小岛国竟然还保存这样的地方,时间像是停留在80年代,看似杂乱无章实则乱中有序,我感受到的,是原始的生命力。

相对于舒适的超市,这样的地方,比较能让我有活着的感觉。

狭窄的通道人来人往,气氛很热络,99.9%是男性,有的光着身子工作,大概是为了方便吧。这里现在大多采取公开议价方式,来的一般都是行内人,卖家买家看起来都像是相识已久的朋友,所以也没看到太多激烈的讨价还价,氛围没有想象中紧张。不过,逢年过节,这里偶尔会出现散客前来大采购。

这是鱼贩们认真工作讨生活的地方。我战战兢兢,尤其顾虑四处乱蹿拍照会惊扰别人。但大家都挺友善的,对我手上拿着相机也不以为意,有些大哥只是笑着好奇我拍了什么。

新加坡有卖这些鱼?哈,这里还蛮多我从未吃过的鱼类的,毕竟现在贪方便常去超市买鱼,那里买得到的差不多就是那几种而已。

鱼市场的海产大多从马来西亚、印尼、泰国、菲律宾、越南运来,小船停靠之后,开箱直接倒在地上售卖。不过你基本上不太会看到活蹦乱跳的鱼,因为很多渔船都是一两天之后才把海产运到本地。

有些鱼贩会等着购买小船抓来的野生海产。不同于一年四季供应量稳定的养殖海产,野生海产的价格变动比较大,视乎渔夫们当天的收获,起风时价格比较高,唔……这就是难以捉摸的所谓海鲜价。市场里贩卖野生海产的摊位已经不多,要买到好的,行动就得快。捕获的鱼跟以前相比,确实少了很多。当然也因为愈来愈多人去超市,湿巴刹的生意不及从前,鱼市场的生意相对受影响。

听说政府有意展开大型重建,增设海鲜加工、零售摊位、海鲜餐馆等设施,把鱼市场发展成像旧金山的渔人码头或东京的筑地市场,成为集交易、美食、观光于一体的另类旅游景点。

真的?诶……

新加坡向来过度规划,工整有余,活力尽失,小岛国有很多地方经过翻新重建之后原来的独特风味荡然无存。

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要整整齐齐的。

市场里没有什么设施,周围只有一摊卖饮料包点的档口,半夜生意好得很,咖啡都提早包好挂在摊前。大半夜吃个包子喝杯咖啡稍作休息,感觉挺不错的。但鱼贩们不能久留,在天还没亮之前得赶快把买来海产运往巴刹,因为这里规定不能杀鱼砍鱼,所以必须回到巴刹摊位才能好好处理。

当一般人还在睡大觉,有些人已辛苦了大半天而且更激烈的战斗才正要开始……

 

 

Comments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