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 Lens观点 Reviews

《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愈灿烂愈寂寞

文 | 杨丽玲


 

也许根本没有所谓真实或者谎言。

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认定里。世界是怎样的,不过是我们从各自角度看见想看见的。

那一年,George W. Bush还是白宫主人,Beyonce依然属于Destiny’s Child,在2004年的美国,“英雄”的存在仍有价值。只是英雄概念毕竟太虚无飘渺,需要实体象征才能让人感觉真切。远在11159公里之外的战场,干卿何事,总得要有图为证才行啊。Huh?看图即当作故事的全部?没办法,这就是我们身处的21世纪。世人不是愚昧,只是事不关己便不深究当作真实。

于是,一人之死造就了一位英雄。

生者尽享荣光,死者无人问津,比对冷清的葬礼,庆典愈盛大愈是讽刺。这个世界,最重要的是有被利用的价值。

19岁少年军人Billy披着华丽包装,风光归来。不过表向而已,当权者伺机颂扬的国民偶像,其实无力。身在战场,同伴在眼前死去;回到家中,家人间的怨忿分歧血淋淋上演。

两周“胜利巡演”,沾沾自喜是难免的,却也压制不住茫然,迷惘,混乱,恐慌,焦躁,失落,寂寞与悲哀等情绪。

享受那15分钟虚名的自己,什么都改变不了。

 

这是纯真少年一夜成长的故事。

关键点就在最后一日,当他和军中伙伴们在感恩节美式足球大赛中场亮相。

狂欢之后宿醉未醒,恍恍惚惚,赶羊式被牵着走,迎接他们的不只欢呼声,还有媒体和民众的指指点点,有的带着崇敬感谢,也有充满挑衅意味的。

英雄的存在,某程度上是为了满足人类沉溺在相信自己是心存正义的善良好公民的虚荣心。

运动员兴奋地追问武器的杀伤力以及杀人快感,啦啦队美女带着偶像式崇拜投怀送抱…少年一时意乱情迷,但英雄与美女不过各司其职相互迷恋罢了,“永远”注定只会存在那一刻。幻想太美丽,边想象边让人觉得遥不可及哀伤莫名。

军人命悬一线的惨痛记忆,可极尽渲染当作电影题材,好莱坞的虚伪浅薄连掩饰都懒。Hilary Swank对故事感兴趣?究竟她是想女扮男装来演还是把19岁的 Billy改作女生版,哈,算一算2004年的Swank已30岁。也有奸商趁机落井下石施舍般想贱价买下电影拍摄版权,满口民族大义大道理,“你的故事已不属于你,这是美国故事”。

英雄是pop stars的布景板,是展览品,是道具,代言的产品叫战争,迷彩服是登台服,导播嚷着“备战开始”,眼前炫目show 花火璀璨,荒漠枪战炮火却历历在目,烟火与战火交错,仿佛被逼着重新活过人生最糟那一天但体育场内气氛一片欢腾。

太荒诞。国歌奏起,Billy少年泪如雨下。

每个人都想在他身上得到些什么,他只盼望自己得到救赎。

Show一完结即弃,一众人火速被遗忘。家乡原是陌生地,战场才是归宿,同生共死的同袍比家人更能交心。

回不来了。

大家参军各有现实考量,社会未必还有属于他们的位置。

尊严与荣耀,不过是好莱坞商业片里用以贩卖大美国主义的concept,战场只讲存活不讲正义。是解救世界的英雄还是侵占领土的霸凌者,争议留给万里之外袖手旁观的美国国民,这些人或许愚昧却是真正掌舵者,军人们不过奉命行事为大众卖命。战争有没有正当性,和他们没有太大关系,“我不是英雄,我是军人”。人在战区,只得专注执行任务,接受宿命,拿着枪杆搜查当地民宅,伊拉克大人小孩们的愤恨眼神都得视而不见。

“美国人活在无知的世界,我们必须到其它地方成长,有时候就这么死去。”

 

浪漫美国梦,不知不觉或许早已破灭。

“赞语是廉价的,金钱才是万能,这就是我们的国家,我为其忧心,我们都该。”

 

还能相信什么?美国人民对建制的轻蔑大抵从那时已开始。 总统大选之后,电影意外地切合时宜,看时感触更深。

没有,没有愤怒。李安电影,向来少批判嘲讽而多宽容怜悯。世界不是非黑即白,判断留给观众。

所以Billy一直像个旁观者,总似没太多情绪表现,但关键时刻,原则一寸不退。一己之力无法改变什么没关系,社会如此,人心如此,看清了,明白了,自己未必非得同流不可。

 

关于电影,媒体议论的话题一定是技术。

每秒120格4K拍摄,47天完成,1年3个月后制,号称成品呈现五倍清晰高画质,其实跟观众不太有关系,毕竟全球只有4家戏院有此规格,一般人看到的还是每秒24格的传统格式。

你在纳闷大导演何苦为难自己还落得遭受影评人口诛笔伐?技术本来就是辅助工具而已,尤其在李安电影,大家期望看见是人性人情。

我没觉得,李安意在炫技,或目的在于成为影史第一人。革新技术,是出自创作人追求未知的欲望与热情。一件事的成与败,有时不是那么重要。想试就去试,做些没人做过的事,才有乐趣。

所以电影没有卖弄大场面,技术是为故事服务的,导演要show的,是一张张脸——人的表情,人的灵魂,我们平时从未也不想真正看清楚的人心。

我常觉得,李安能看穿灵魂。

否则怎地部部戏都能精准找到锋芒掩不住的新人。

电影里的最强演出,不是来自一众大明星。Kristen Stewart僵着一张伤痕累累的阴沉脸太似曾相识,Chris Tucker八面玲珑的好莱坞经理人至少符合银幕形象,Steve Martin认真的模样相当让人出戏,Vin Diesel不扭断敌人的脖子而大讲印度佛经更难让人习惯。

明星光环,更多时候是干扰。

Garrett Hedlund是例外,电影里敢言毒舌锐利沧桑,很man,虽然老了。原来已32岁,几乎认不出他就是6年前在“Tron:The Legacy”里闯入虚拟世界的困惑青年。

诠释Billy的Joe Alwyn,确实会唤起了我对Hedlund的当时记忆。

英国演员就是胜在有灵气,25岁伦敦戏剧学院学生,竟然从未拍过电影。谁说演戏要七情上面,他偏偏表情不多,总是被动且抽离地沉默注视周遭,一双充满灵魂的眼睛,泄露无以名状的复杂情感,很raw很真实,也动人。

演戏这回事,是天生的。

人会自欺欺人。

但镜头不会说谎。

或许。

 

 

Published: 30/11/2016

Comments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