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Style人生 Stories

5分鐘的沈重便利——我們的塑料生活

文 | 阿龍

天氣酷熱。

以一杯泡泡茶解暑。5分鐘內飲盡。身體舒暢了,可是手中卻多出了5件塑料垃圾——杯子、密封蓋、吸管和吸管的包裝。

然後,這些塑料垃圾該何去何從⋯⋯

據我所知,在小紅點所廢棄的塑料垃圾之中,只有6%獲得循環。相對來說,紙張的循環率還達到50%。

原來,塑料才是致命傷。

不是什麼氣候暖化、水位上升、雨林的消失。畢竟,這些現象都離我們現有的生活膠囊太遙遠了。我們仍然可以像濱海灣公園花穹內的花卉那般,在人造的溫帶氣候中無視玻璃外的酷熱氣候。

然而,美國大學已證實了瓶裝水內塑料微粒的存在。愛爾蘭科學家也證實了四分之三的深海魚消化道中含有塑料微粒。便利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塑料已走入了我們的消化系統內。

 

塑料是焦點

過去的12個月里,塑料莫名地搶佔了媒體的視線。

                                                    (Justin Hofman)

 

先是那張海馬尾巴卷著一支塑料棉簽的野生攝影獎照片。然後,中國停止進口塑料垃圾。接著,英女王阿嬤宣佈在自家皇室產業內禁用塑料吸管和塑料瓶。國家地理雜誌以一張漂浮在海中的塑料袋隱喻冰山,逼世人在塑料與地球之間做抉擇。今年六月初,一頭鯨魚死於泰國海灘。死時體內含有高達8公斤重的塑料,消化系統受影響,以致它無法正常進食致死。

那頭鯨魚內的塑料垃圾讓人類無法再推搪自己對環境的影響了吧?

人類所食用的海洋生物與那頭鯨魚共用的是同一片海洋。即使充耳不聞,視而不見,生活在花穹中的我們也無法斷絕塑料垃圾對我們的具體影響。

 

5分鐘換500年

午餐時打包一碗叻沙和飲料,便利非常。卻輕易地製造了7件塑料垃圾——盒、蓋、袋子、湯匙、吸管、飲料杯和包裹即用即丟筷子的包裝。

塑料的廉價方便同時加快和擴大即用即丟文化的速度和範圍。

我以為塑料需要500年分解的這個常識足以讓人們有所節制地使用塑料。其實不然。

小紅點深陷打包和消費文化。平均每人每年丟棄143公斤的塑料垃圾(數據根據環境部2017年垃圾分類數據以及2017年人口計算)。

這讓歐盟人每年所產生的31公斤塑料垃圾成了小巫。

 

正式宣戰

2018年,歐盟終於向塑料開戰了。

還得感謝中國的塑料垃圾禁令,才迫使歐盟大刀闊斧,擬定回收90%的即用即丟塑料的目標。在抗「塑」方面,英國也不甘落於歐盟之後,即將禁用即用即丟的塑料,如吸管、攪拌棒、餐具等,連英女王也率先行動。

人口不多的小國,同樣可以發揮巨大的影響力,所以瑞典家居店決定在全球超過40家分店禁售即用即丟的塑料產品。

雖然只佔世界十分之一人口的小地區、主要的海洋塑料垃圾也並不來自歐洲,卻帶頭解決塑料垃圾問題。今年的G7峰會上,有關承諾減少海洋塑料垃圾和即用即丟塑料垃圾方面,除美國和日本外,歐盟成員國德、法、意,以及英國和加國都已簽字承諾。

英國廣播公司所製作的《藍色星球2》,透過視覺畫面的震撼,直逼觀眾正視人類的塑料垃圾在藍色地球各個角落所留下的足印。英女王就是看了《藍色地球2》而採取行動的。

 

一步一個腳印抗塑

追根究底,最可怕的不是塑料,而是人類。

如果按照小紅點子民的一般生活作息,早晚打包一份食物和飲料,就可用掉四個即用即丟的塑料手提袋,相等於丹麥人一年的使用數量。

其實,事在人為,打包文化以及消費文化本身並不是問題所在。

英國廣播公司的一名記者曾在2008年展開為期一個月的無塑料生活。不僅是謝絕使用塑料袋,她還重新尋思無塑料的生活方式,包括衛浴用品和嬰兒紙尿片。

要做正確的事,從來就不易。

如果無法大規模減少即用即丟的塑料,那至少可以選擇從自身做起。近日得知前英國同事回到從前訂購玻璃瓶裝牛奶的「不方便」日子,不禁讓我開始回想自己20年前沒那麼塑料產品時的生活是怎麼走過來的。

就從一根小小的吸管開始。

獅城年輕女子藍美娥便從吸管的角度來抗塑,發起使用竹子吸管的概念,通過可循環使用的吸管來取代即用即丟的塑料吸管。這名城市長大的女孩在一次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後才體會到人造垃圾對大地的影響,於是創立了以售賣竹子吸管為主的網絡商店。

 

 

表面上看起來對抗塑的效果不大,其實卻很適合小紅點的情況。我們是一座酷愛冷飲的熱帶島國。不管是外帶或是內用的冷飲,都必定伴隨一根即用即丟的吸管,所以塑料吸管的消耗量非常可觀。

對那些以方便大過天的人來說,從一根小小的吸管開始抗塑,也是很實際的做法。相對自備購物袋、便當、餐具來說,攜帶竹子吸管或是其他可循環的吸管所帶來的不便其實最小。

不是非得回到使用肥皂來減少使用塑料容器的全面抗塑。(其實,也未嘗不可?)如果連自備吸管也覺得麻煩的話,那最簡單的做法就是直接飲用冷飲。

千萬別說個人的力量太渺小。人類的塑料垃圾就是從一人一件的使用積累而成的。

 

 

Published: 18/07/2018

Comments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