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y of stars
Are you shining just for me?
City of stars
There so much that I cant see
Who knows,
Is this the start of something wonderful and new?
Or one more dream,
That I cannot make true.
~City Of Stars
春夏秋冬。兩個失意人,兩個夢想,一段愛情。
為什么。夢想實現了,我卻只感覺悲傷。如果人生是歌舞片,多好。唱唱歌跳跳舞擁抱親吻圓滿快樂直到永遠。
但我們存在的畢竟是,現實。
我笑了然后哭了,尤其最后Ryan Gosling在人群中看見當時不同往日的Emma Stone,錯愕了一秒,恍如隔世,默默走到鋼琴邊,彈起了那首歌,回到初心動一刻。隨著曲子輕歌曼舞,愈是歡樂,愈教人心痛。
當然,歌舞總有結束時。相視微笑,也該是時候,揮別過去。
電影最后10分鐘的震撼,來自美好幻想與殘酷現實的反差,假如人生如戲,假如人生有take 2……
和我一起看電影的F久久不能釋懷。歌舞片不該都是快樂的嗎?寶萊塢唱完歌跳完舞結局一定是好的。是咯,因為大家活著的世界已經夠悲慘。
男人尤其不能接受吧。男人骨子里其實都浪漫,認定了,便會天真地執著下去。女人不同,羅曼蒂克只是包裝,可能是實際可能是自私,愛情里頭一定包含需要的成分,不需要了,便可頭也不回。
愛情說穿了,有時是為了成就自我。
聲稱熱愛電影的女人,在片場咖啡館當侍應生,每天置身夢工廠但與夢想咫尺天涯,不斷地試鏡,等待著自己被看見,夢想卻總是被一個外賣三明治一通簡訊中斷踐踏。
愛爵士成癡的Ryan Gosling與他熱愛的爵士一樣,不合時宜。他近乎偏執地,懷抱舊物品舊唱片似乎準備孤獨至死,不準碰Hoagy Carmichael坐過的鋼琴坐凳!曾經的爵士殿堂怎可以被桑巴褻瀆?他心中夢想的模樣,別人不會理解。No No No,絕。不。讓。Jazz。死。亡。
別人會不會喜歡?Fuck it。管他去。他每次都這么說,鐵了心與時代對抗。
你可以浪漫,但面對還不清的賬單有時很難繼續浪漫。都說爵士已死,不要笑,世人對爵士的認知可能真的如Stone那般定義在Kenny G。
這樣一個人,也會走到妥協那一步。為了愛情。當然,可能愛情不過是借口。
沒想到John Legend在電影里不只驚鴻一瞥,電影里一看到他,我忍不住笑,尤其聽他帶幾分自嘲對Gosling說:“唔,我知道我的音樂和你的不太一樣。”我想起每次去看Legend演唱會,都很壞地嘲笑有才華的他不知為何就是愛擺俗氣的偶像式排場。
導演Chazelle也愛幽默諷刺娛樂圈的浮夸與可笑,Gosling為《MOJO》拍照,攝影師把鏡頭對準他嚷著:“誒,咬緊下唇,擺個憂郁款,墨鏡放下來一點讓我拍到你的眼睛,你是鋼琴師吧,隨便彈些什么啦……”情景對我來說如此熟悉,娛樂圈中人真的都是這副德性。
男人,硬著頭皮投入自己眼中庸俗的音樂里,慢慢地或許動搖了,嘴上說改變是必然,所謂成長就是有一份穩定收入,默默地把夢想塞進看不見的角落。
愛情是累贅,愛情也是提醒。
她不了解他的夢想,卻明白他的快樂;她累了投降了,他支持她鼓勵她繼續。愛情會讓你直視自己的內心,互相提醒彼此曾經想做怎樣的人,想過怎樣的生活。
但當你跟夢想愈靠近,與愛情卻可能漸行漸遠。魚與熊掌,只可得其一。
“我會永遠愛你。”不是對愛情的承諾,是宣誓對夢想的忠誠。為了實現夢想,必將不惜一切代價,一切皆可犧牲,包括愛情。
愛情,是夢想的祭品。沒有這樣的覺悟,沒資格談夢想。
對對對,有夢的人都瘋癲。A bit of madness is key,追夢要像是瘋了一樣,知其不可而為之。
Here’s to the ones
who dream
Foolish, as they may seem
Here’s to the hearts
that ache
Here’s to the mess
we make
She told me:
A bit of madness is key
to give us to color to see
Who knows where it will lead us?
~The Fools Who Dream
導演Damien Chazelle的殘酷,看他的前作“Whiplash”已心里有數。
但這也是他致電影致歌舞片的浪漫情書。
好萊塢老板們老早已不拍這類電影了,超能英雄刺激感官的飛天遁地打不死賺不完無論何時都比唱歌跳舞來得有販賣價值。
和Gosling喜歡的爵士一樣,歌舞片也屬于過去。
21世紀畢竟是個更為冷酷的時代。
現實無情,唯歌舞有情。
開場,大家在公路上困在車陣當中動彈不得,汽笛聲、手機鈴聲、電臺音樂轉化成美妙樂章,與其焦躁憤怒,不如唱唱跳跳,人活著無從選擇地受困于現實,偶爾還是可以靠著幻想支撐下去的。
現實與幻想,凡人都是這樣,在當中拼命掙扎拉鋸活過來的。真真假假,騙得了自己就可以了。
我慶幸自己特意選擇了在保留古老舊劇院氛圍的Capitol看戲,
舊電影院放映的《Rebel Without A Cause》,投影機的光映照在她臉上,美極了。電影看一半機器太熱而搞得菲林燃燒,哈,我多希望現在還能有一次這樣的體驗。
繁華夜景當布景,街燈下跳一支踢踏舞。Griffith Observatory天文臺,踩著星星飄浮半空跳舞,愛情的力量偉大得足以戰勝地心引力。
魔幻的,是電影這門藝術。
“Why do you say ‘romantic’ like it’s a dirty word?”這是導演借Gosling說的嗎。這個時代還容不容得下兩小時的浪漫?
說不出,用唱的,盡情展現激烈的情感,流露真情像呼吸一樣自然。
Ryan Gosling和Emma Stone,終于沒有辜負他倆之間的火花。明星是天生的,說的是這兩人,不是非常美麗,不是格外英俊,自有種easy charm,可以很自然effortless地傳遞任何情感,無倫是他的傲慢與脆弱,抑或是她的敏感與不安。
電影這東西好像已經無聊好一陣子了。終于,《La La Land》讓我又一次,記起了電影如何曾經讓我心動。
致所有還相信夢想還在感覺電影的傻瓜。你不是孤獨的。
PS 這是,我最喜歡的兩首歌。有些哀傷有點憂郁,晚上開一盞小燈,喝杯紅酒,邊聽邊看,應該很有feel。
Published: 12/12/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