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房 Space自由論 Voice

最美好的。

文 | 楊麗玲


愚人節,清明時節,下著雨,天氣陰陰鬱郁。

每年這一天,都有些傷感。周圍也會有朋友特別感性。

想起了,張國榮。

有朋友傳來簡訊,慨嘆:「為什麼哥哥過不了那一關?」

14年了,大家未曾忘卻。

我依然記得當時接獲消息時的難以置信。剛看完「Mr. Bean」Rowan Atkinson的《Johnny English》預映,未從滑稽喜劇情境中回過神來,還以為是愚人節的荒謬玩笑。但因為工作關係,第一時間必須衝到辦公室找出照片資料。那時候,連傷感的時間也沒有。

後來有朋友想籌拍關於對哥哥的青春記憶的電影,參與了一陣子,曾飛到香港文華酒店緬懷,站在24樓的咖啡座往下看,想著哥哥當時究竟是怎樣的心情。

46歲,低谷高峰,世間的真相已看過,死亡也許不比人心可怕。

有些時候,會慶幸,哥哥不在了。這個污穢混亂的時代必將辜負他。若他還在世,敏感率直如他,應該會很不快樂……噢,陳百強35歲已離開這個世界,他是比哥哥更敏感的人。

每當想起哥哥,總會想起梅艷芳。然後,想起了與他一樣氣質尊貴的陳百強。

長大後的我一直納悶,為什麼小時候在張國榮與譚詠麟之間,會有違本性地選擇喜歡譚詠麟。

後來終於想起,是因為陳百強。他是我人生中第一個真正喜歡的偶像。喜歡紫色,也因為Danny喜歡紫色,我現在的房間牆壁也漆上紫色。哥哥狂傲近乎跋扈,Danny總似內斂羞澀,那時傻傻地相信媒體所有的報道,張的意氣風發愈讓我心疼陳的斯人獨憔悴。在Danny辭世好幾年之後,我才對哥哥釋懷。

聽說最近中國要放映1981年的《失業生》了,這是哥哥、Danny還有後來被視為金牌司儀接班人的鐘保羅,當時被包裝宣傳為「三劍客」,一起主演的經典青春片。

詭異的是,「三劍客」都是「自毀」身亡的。Danny在1993年昏迷了17個月之後,在35歲那年離開塵世;鐘保羅更早,30歲那年跳樓自殺。鐘保羅也是獨一無二的,印象之中電視圈主持界之後未見有人氣度不凡如他。

這三人的結局,若說不是命運,一切卻又太巧合。

哥哥離開的這些年,世界變了。科技前進速度驚人,人類文明倒退的速度也駭人。東方之珠回歸之後沒有更輝煌,港片港劇慘不忍睹,明星只剩上一代勉強支撐,歌影劇勢力在亞洲的影響如今僅限於新馬。當年香港演藝圈里類似張國榮與陳百強之間既生瑜何生亮的競爭情結,現在根本不可能發生。

眼下根本只有很多扶不起的阿斗。

世界陷入絕望困局,我們終究長大變老,唯哥哥永遠停留最美麗一刻。

一年一次追憶哥哥,讓自己沈溺於回不去的記憶,也許不過想得到那麼一丁點安慰。

向前走,總需要希望。

 

 

我慶幸自己出生得不算晚,趕上了香港演藝圈最燦爛輝煌的時代。網上看到Leslie和Danny同台的視頻,哭了。也許,是哀悼回不去的過去……

 

 

 

Published: 02/04/2017

Comments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