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不會有人不知道Neil Armstrong吧。
也不會人沒聽過這句名言:「這是一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據說,這句話並不是事先設計的,而是他著陸之後的思緒。
故事關於歷史上第一位踏上月球的人,不,電影里,你看不到美國太空人在月亮「插旗」的畫面。
這畢竟是已不再適宜歌頌美國夢的時代。80、90年代的英雄主義不復存在,如今全世界人誰還會對自己的國家有幻想。
雖然這電影的監制是最擅長煽動愛國情緒的Steven Spielberg。不過,當宣揚傳媒富豪為公義犧牲小我的《The Post》失利甚至被嘲笑時,連Spielberg也不得不承認自己的那一套信念已不合時宜。
人,總在不知不覺中與時代脫節而不渾然不覺。大導演現在還能拍的,要不集體懷舊《Ready Player One》再不然就似他下一部《West Side Story》單純回歸黑白分明的60年代。
本來傳統好萊塢片,凸顯的一定是英雄為國為民的壯烈與英勇。Ron Howard在1995年拍《Apollo 13》連失敗者都歌頌成英雄,《First Man》卻立意反高潮。
時代變了,以前電影里的英雄是Tom Hanks,平凡但正氣;現在是Ryan Gosling的天下,大家最羨慕可以自顧自酷爆做自己的人。
《First Man》讓Damien Chazelle來掌舵,就對了。
33歲新世代導演,對過去或許甚是憧憬,卻不似像老人一味沈溺,對曾經發生的現實,用冷靜的眼光檢視,毫不在意撕開糖衣包裝,《La La Land》如是,《Whiplash》亦如此。
人類史上大抵沒有比這一刻更偉大的了。
中外影劇作品里只要為了展現時代變遷,便會出現這個畫面——大家聚集電視前屏息等待太空人等登上月球的一刻。
但當我看到《First Man》人人已知的圓滿結局,卻沒太大的喜悅,只為Gosling,松了一口氣。
噢。終於。
怎地成功之後,竟沒感覺很英雄?
一路走來,屢敗屢戰,過程其實慘烈多於壯烈。究竟忍耐了多久承受過多少……受訓上課第一天就要啃完第一章節共604頁已夠駭人。
不斷地失敗,不斷地遭質疑,政客的立場一如預料地搖擺,各懷鬼胎以利益為優先考量是當然的。民間也抗議聲不斷,嚷著生活艱苦沒飯吃,怒斥著優越的白人上月球根本荒謬。
甭理這對社會對地球對宇宙有什麼重大意義。人類,說穿了,不都是自私短視嗎。付出的代價值得抑或不值得?已犧牲了這麼多,再懷疑未免可笑。
這是非常personal非常私密的character study。
雖然你看完後未必搞得清楚Gosling這個男人到底在想什麼。電影里總是大特寫捕捉他的神情,有趣的是,他卻是極度壓抑,情感從不流露的人。最激烈的一次表達,是手上捏碎玻璃酒杯鮮血直流的那一幕。
開場,鏡頭緊隨著駕駛X-15機的他,無論鏡頭搖晃得多激烈,他始終總是木無表情,沒有表達出絲毫情緒。作為觀眾,我建議你還是不要喝酒或吃飽撐著進場,怕你到Gosling在模擬訓練時被轉得頭昏腦脹也覺得噁心,和他一起吐得像只魚尾獅。
電影里的對白,不太多。
主角是沈默的人。慣常不發一語,隱忍而克制,那個時代的典型父親其實也都如此。維持表面的和平,逃避似的行色匆匆,即使遍體鱗傷出現,仍然不多作解釋。傳統的父親在家裡本來就像是不存在的。
執行阿波羅11任務前,被太太逼著對兒子們交待爾後好好告別,他同樣不帶一絲感性,公事一般問著小孩們:「你們還有什麼問題嗎?」
從女兒Karen在兩歲時病逝之後,他的內心便已封閉,冷漠亦疏離。稍微流露溫柔感性的一面,只有一回他擁著太太Claire Foy在客廳隨著《Lunar Rhapsody》翩翩起舞時。夫妻倆的關係,大多時候是緊繃的。
身邊的夥伴接連犧牲,太空任務屢遇挫折,現實的確使人焦躁。怎看他都有硬著頭皮不得不上的感覺。
天之降大任,冷暖自知。
月球,純白靜謐,宇宙間只剩下自己的呼吸,空蕩蕩除了自己的影子什麼也沒有。
頭盔上映照著他的剪影,孤單、淒清、悲涼。
也不見他格外興奮、激動,抬起頭遙望遠處的地球。彷彿找到內心的平靜,該放下的終於可以放下了吧。
月球登陸,或許也是電影里的Armstrong好好活下去的個人儀式。
沒有接受英雄式歡呼,回到地球即被隔離18天。Gosling和妻子,相對無語,在玻璃印上一個吻。
「我回來了。」是在傳遞這樣的心意嗎?
何處是歸宿。
遙遠的月亮?紛擾的地球?
我們都是孤獨的。而在這世上還有誰能比Ryan Gosling把孤獨詮釋得更渾然天成 ……
Published: 20/10/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