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不幸是既定的/Elliott Smith

文 | 卓宜丰

还记得Elliott Smith吗?

著名导演Gus Van Sant的电影《Good Will Hunting》不仅造就Matt Damon与Ben Affleck,也让他被世界听见。这,并不足以拯救他,或许反加速他的死亡也说不定。

在专辑《Either Or》发行20周年纪念版之际,稍稍记起他,就好。

动辄数十年再版Reissues近乎无处不在的现今,听到Elliott Smith的《Either Or(20周年纪念加长版)》,我还是不经意受到一点震动。

Google确认一下,Smith离开13年。事过境已迁,有时侯总要听他。由他的歌声听取这个,他不在的寂寥世界。聒噪的永远是人,世界不为所动,保持其缄默。

Smith的声音是微弱的,让人想竖起耳朵听。虽然他也会愤怒,也想Rock一Rock以示反叛。电影效应式微以后,静静听他,升起的孤独感是压倒性的。他离开后仅能用音乐记起他,那种感受或许找不到相应的语言。

Smith最荣光的闪耀非第70届奥斯卡典礼乍现的片刻光芒莫属。《Miss Misery》获最佳电影歌曲提名,他联合管弦乐队现场演唱。最终没有以underdog姿态胜出,也实属没有遗憾。当届赢家是《My Heart Will Go On》。

“我不想活在那个世界。然而,偶有一天在月球上漫步的感觉是美好的。”这句话足以概括他被聚光灯照耀的心情吧。他不在那里,也不属于那个地方。

所以,临成名作品《Angeles》充满内心挣扎。仅此一次的人生机会,投向洛杉矶大公司的怀抱。纵使深知其危机,甚至明瞭那并非自己所追求的,仍必须无反顾前行,狠狠地一头撞去。Go on, lose the gamble that’s the history of the trade。以身试法,难道为验证这一点?

回看这一阶段,很显然《Either Or》是分水岭般的重要作品,介于Smith人生抉择之间,从Indie厂牌走向主流的不归路。被音乐大厂的星探相中了噢,你会是Next Big Thing。可能有被这么告知。当时,应该也会有:“终于要Breakthrough了”这样的欢愉心情吧。然而,在业界有“与魔鬼交易”这样的说法,在心情沉淀下来之后,他难免也会感到心情不振吧。所以,才会有这么一句:前行吧,输掉这一局。这正是交易的惯例。

一直面对着/回避着各种梦魇。Drink up baby, stay up all night。《Between the Bars》是这么开始的。仿佛杯中物轻轻对酒鬼呢喃。所有酒鬼必须就范,别无他法。它所说的是甜言蜜语。Drink Up!就能看见Stars!我们都想看见,就算仅此一刻,纵使那仅是有时效的承诺。

当然Smith意识到这是他所谓的最后indie effort。非常私密性的音乐因此被创作出来,这样说应该也有几分真实吧。You can do what you want to whenever you want to。《Ballad of Big Nothing》轻松愉快地唱着消逝在即的自由?

在变成Sell Out 之前,好好地sing your heart out。Smith有没这么想过呢?

无论如何,还有Morning After,不是吗?醒来过后,所有值得留恋的,在否?《Say Yes》这么唱道:
A happy day then you pay/And feel like shit the morning after/But……
这次不一样喔。Broke up 让他成长,隔天起床,他能站起。

这样,不是很好吗?

怎么勾勒一个完整的Elliott Smith?如果你需要,可以看一看3年前的音乐纪录片《Heaven Adores You》。听一听《Say Yes:An Elliott Smith Podcast》,这些那些相关不相关导演、歌手、乐队说他。

我知道我不应该这么写。宽恕我的知其不可,却还必须,这么说:你在你的不幸中,(或许)是幸福的。Max Brod在致予Franz Kafka的信中曾如此写道。或许。我仅是希望,在既定的,人生不幸中,有人,真的,很多人,是如此活过来的。

 

 

Published: 15/03/2017

Comments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