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不会有人不知道Neil Armstrong吧。
也不会人没听过这句名言:“这是一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据说,这句话并不是事先设计的,而是他着陆之后的思绪。
故事关于历史上第一位踏上月球的人,不,电影里,你看不到美国太空人在月亮“插旗”的画面。
这毕竟是已不再适宜歌颂美国梦的时代。80、90年代的英雄主义不复存在,如今全世界人谁还会对自己的国家有幻想。
虽然这电影的监制是最擅长煽动爱国情绪的Steven Spielberg。不过,当宣扬传媒富豪为公义牺牲小我的《The Post》失利甚至被嘲笑时,连Spielberg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那一套信念已不合时宜。
人,总在不知不觉中与时代脱节而不浑然不觉。大导演现在还能拍的,要不集体怀旧《Ready Player One》再不然就似他下一部《West Side Story》单纯回归黑白分明的60年代。
本来传统好莱坞片,凸显的一定是英雄为国为民的壮烈与英勇。Ron Howard在1995年拍《Apollo 13》连失败者都歌颂成英雄,《First Man》却立意反高潮。
时代变了,以前电影里的英雄是Tom Hanks,平凡但正气;现在是Ryan Gosling的天下,大家最羡慕可以自顾自酷爆做自己的人。
《First Man》让Damien Chazelle来掌舵,就对了。
33岁新世代导演,对过去或许甚是憧憬,却不似像老人一味沉溺,对曾经发生的现实,用冷静的眼光检视,毫不在意撕开糖衣包装,《La La Land》如是,《Whiplash》亦如此。
人类史上大抵没有比这一刻更伟大的了。
中外影剧作品里只要为了展现时代变迁,便会出现这个画面——大家聚集电视前屏息等待太空人等登上月球的一刻。
但当我看到《First Man》人人已知的圆满结局,却没太大的喜悦,只为Gosling,松了一口气。
噢。终于。
怎地成功之后,竟没感觉很英雄?
一路走来,屡败屡战,过程其实惨烈多于壮烈。究竟忍耐了多久承受过多少……受训上课第一天就要啃完第一章节共604页已够骇人。
不断地失败,不断地遭质疑,政客的立场一如预料地摇摆,各怀鬼胎以利益为优先考量是当然的。民间也抗议声不断,嚷着生活艰苦没饭吃,怒斥着优越的白人上月球根本荒谬。
甭理这对社会对地球对宇宙有什么重大意义。人类,说穿了,不都是自私短视吗。付出的代价值得抑或不值得?已牺牲了这么多,再怀疑未免可笑。
这是非常personal非常私密的character study。
虽然你看完后未必搞得清楚Gosling这个男人到底在想什么。电影里总是大特写捕捉他的神情,有趣的是,他却是极度压抑,情感从不流露的人。最激烈的一次表达,是手上捏碎玻璃酒杯鲜血直流的那一幕。
开场,镜头紧随着驾驶X-15机的他,无论镜头摇晃得多激烈,他始终木无表情,没有表达出丝毫情绪。作为观众,我建议你还是不要喝酒或吃饱撑着进场,怕你到Gosling在模拟训练时被转得头昏脑胀也觉得噁心,和他一起吐得像只鱼尾狮。
电影里的对白,不太多。
主角是沉默的人。惯常不发一语,隐忍而克制,那个时代的典型父亲其实也都如此。维持表面的和平,逃避似的行色匆匆,即使遍体鳞伤出现,仍然不多作解释。传统的父亲在家里本来就像是不存在的。
执行阿波罗11任务前,被太太逼着对儿子们交待尔后好好告别,他同样不带一丝感性,公事一般问着小孩们:“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从女儿Karen在两岁时病逝之后,他的内心便已封闭,冷漠亦疏离。稍微流露温柔感性的一面,只有一回他拥着太太Claire Foy在客厅随着《Lunar Rhapsody》翩翩起舞时。夫妻俩的关系,大多时候是紧绷的。
身边的伙伴接连牺牲,太空任务屡遇挫折,现实的确使人焦躁。怎看他都有硬着头皮不得不上的感觉。
天之降大任,冷暖自知。
月球,纯白静谧,宇宙间只剩下自己的呼吸,空荡荡除了自己的影子什么也没有。
头盔上映照着他的剪影,孤单、凄清、悲凉。
也不见他格外兴奋、激动,抬起头遥望远处的地球。仿佛找到内心的平静,该放下的终于可以放下了吧。
月球登陆,或许也是电影里的Armstrong好好活下去的个人仪式。
没有接受英雄式欢呼,回到地球即被隔离18天。Gosling和妻子,相对无语,在玻璃印上一个吻。
“我回来了。”是在传递这样的心意吗?
何处是归宿。
遥远的月亮?纷扰的地球?
我们都是孤独的。而在这世上还有谁能比Ryan Gosling把孤独诠释得更浑然天成 ……
Published: 20/10/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