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业界人士估算,此片有可能亏损六千万至一亿美元。
翻拍一部被称为动画史上最出色的作品,本来就吃力不讨好。
看过原版的我不介意这部戏。
是预设的问题。怎样的电影就该有怎样的要求。就好像你不会要求一只狗爬树、逼猫游泳一样。
没有期望也就不会有失望。
不要跟日本动漫原版做比较,形而上的深沉哲学式思考加上复杂论述,你确定现实生活中已让电脑代为思考的观众还想动脑或者还能动脑吗。通篇若对你讲“你我犹如隔镜视物,所见无非虚幻迷蒙”,要你思索生命是什么自我是什么,你可能会晕陀陀雾煞煞嫌烦。
我当然对电影的期望并不高。我对所有好莱坞片根本已不抱希望。
Steven Spielberg10年前就买下翻拍版权但没拍成,大概也怕砸了招牌。最终project落到了《Snow White And The Huntsman》的Rupert Sanders手上,一个忙着戏外和女主角鬼混结果把白雪公主拍成那种模样的导演,没有身败名裂还可以混下去也大概nothing to lose。看到他拍出来“还好啊”的成品,我其实有几分被吓着。假如今天导演是Christopher Nolan,我的期望当然大不同。
DC一堆超能英雄片还有《侏罗纪公园》、《金刚》等等等,大家都没意见照旧捧场,我觉得《Ghost In The Shell》作为商业娱乐作品,遭受如此严厉挞伐,确实有些过度了。
对电影没有太大反感,因为Scarlett Johansson。好莱坞除了她,我没觉得有谁适合。
当然卢贝松已抢先找了Johansson拍了很酷且主题接近的《Lucy》,看《Ghost》的少校,惊喜大大减低。
见Johansson站在高楼天台俯视,然后运用热光学迷彩让透明身体融入城市之中,画面已经很酷。真人版某些场景,刻意重现1995年经典版。
凸显身材曲线的造型,继续展现她的性感,当然百分百适合Johansson。骨子里强悍却也藏着脆弱,她是有别于一般卖弄性感的女星的。我喜欢她脸上常有纠结又寂寥落寞的表情,从《Lost In Translation》开始即如此
《Ghost》最大争议,关于种族问题。
拜托!这,是好莱坞电影,讲英语的那种。要忠于原版,不如讲日语,用日本演员当主角,那由日本自己来投资拍摄好了。英语片里用日本女演员,难不成又要我看演技和外貌都不怎样的是菊地凛子?用亚洲女演员?景甜、李冰冰、范冰冰、全智贤?不会吧。
日本观众根本一点儿也不介意,多事的是西方一堆矫枉过正的号称民主派,坊间不也一直嚷着是时候让黑人来演007占士邦?哈。哈。哈。我怀疑如果是让黑人来演绎少校,可能这些人真的会说太好了。
如今每一部好莱坞大片有事没事都要硬塞至少一个黑人一个亚洲人一个拉丁裔,不是因为演技和才华,而是为了政治正确,但我觉得被当作象征式工具,才是歧视与侮辱。
真正的平等,是已经不在意所谓的肤色了。
电影讲述未来世界的由人类大脑灵魂操控的义体人,竟然拘泥于什么人种实属可笑。为一具躯壳争论不休动怒,简直讽刺。
我也喜欢电影里呈现的香港面貌。霓虹灯、广告牌、茶餐厅、街市、猪肉档、公屋、坟场,神秘诡谲,失序混乱,既似有着无穷生命力却也弥漫绝望的末世氛围。
故事想表达的,我不欲多谈。关于生存这件事,本就该各自领悟。
但好莱坞studio拍的大制作,永远有个弊病,就是爱煽情。以为动之以亲情、爱情,观众会受落。其实没内涵也就罢了,专注打打杀杀制造感官刺激也是可以的。
可是电影后半段,把故事搞成寻找身世真相,最后还要上演一段没太感动的亲生阿妈桃井薰的相认相拥戏码。画蛇添足,有者说是为了选角争议自圆其说,但连结局都改了也太夸张。
义体人失去记忆寻找自己,那和Jason Bourne有什么两样?对手还是贪婪残酷科技企业大财团,大反派塑造得像极午间B级英语影集大坏蛋。思考人类人性的大格局神作,最后被局限在复仇认亲,空有形而无神,大概是最让动漫粉丝最愤怒的吧。
就像是一具完美的义体被入侵,只剩shell而没有ghost一样。
连一手创造少校的的Juliette Binoche,也要是有情有义的造物者。只是每次看到法国气质影后Binoche出现在好莱坞片,摆几个惊恐、矛盾、挣扎、决绝表情,尴尴尬尬被大材小用,我真的感到心痛。
外来演员演好莱坞戏,就要像北野武。任性妄为老头子,酷酷地,照旧讲日语,照旧没表情,照旧酷爆开枪,照旧做自己,存在感满满,完胜!
Published: 06/04/2017